机电一体化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孙崇

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 051430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正逐步向多品种、多功能、高精度、自动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其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深入。机电一体化不仅提高了医疗设备的性能与效率,还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为医患双方带来了诸多便利。基于此,本文章对机电一体化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应用策略

正文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技术体系,在医疗设备领域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使得医疗设备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医生提供了更为高效、准确的诊疗工具。

一、机电一体化在医疗设备中的具体应用

(一)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执行复杂的手术操作,提供高精度的手术辅助。达芬奇手术系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手术机器人,它允许外科医生通过微小的切口进行微创手术。该系统配备了高清3D视觉系统和可自由运动的机械臂,使得医生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手术器械,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并提高手术成功率。手术机器人还能够进行远程手术,使得专家医生可以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提供服务,极大地扩展了医疗资源的覆盖范围。

(二)自动化药房系统

自动化药房系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药品管理和分发领域的应用,通过自动化的机械臂、传送带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药品的存储、分拣、配药和发放的自动化。自动化药房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药品分发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医院中的自动化药房系统可以根据医嘱自动准备患者的药物,通过条形码或RFID技术确保药品的正确性,并通过自动化的分发系统将药品直接送到护士站或患者的病房。自动化药房系统还能够实时监控药品库存,自动进行补货提醒,优化药品供应链管理,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二、机电一体化在医疗设备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一)技术融合与兼容性挑战

由于医疗设备需要高度集成多种技术,不仅要求高精度的设计和制造,还需要确保各部件之间的无缝对接和稳定运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技术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成为制约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发展的瓶颈,新引入的传感器或控制系统与现有设备的基础架构不兼容,导致设备升级困难或性能下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周期缩短,如何快速实现技术更新并保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也是一大难题。

(二)法规与标准限制

医疗设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其研发、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国际的法规和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使得其难以完全符合现有的法规和标准,新技术的引入需要进行额外的测试和验证,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无疑增加了研发周期和成本。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法规和标准存在差异,这也为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的全球化推广带来了挑战。

三、机电一体化在医疗设备应用中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设计与材料选择

优化设计涉及到对系统结构、功能和性能的综合考虑,以确保系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抗疲劳设计通常需要考虑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集中、表面处理等因素,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耐腐蚀设计则需要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或者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如涂层、镀层等,以抵抗环境中的腐蚀介质。在医疗设备中由于需要与人体接触,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机械性能,还要考虑其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对于高精度要求的设备,如手术机器人,需要使用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的材料,以保证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引入先进控制算法

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控制算法被引入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适用于复杂系统的控制。在医疗设备中,如呼吸机、心脏起搏器等,模糊控制能够根据患者的实时状态调整设备参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神经网络控制则是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控制方法,它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手术机器人等高精度设备中,神经网络控制能够通过学习大量的操作数据,优化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提高手术的精确度。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滑模控制等先进控制算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优越的控制性能,不仅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还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三)优化人机界面的设计

优化人机界面意味着设计一个直观、易懂且操作简便的界面,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快速上手,减少操作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在医疗设备中界面布局应清晰,功能按钮应大而明显,颜色对比应强烈,以便于医务人员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快速识别和操作。界面的信息显示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技术术语和复杂的图表,使得信息传达更加直接有效。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步骤和操作,可以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提高工作效率。在自动化药房系统中,可以通过触摸屏界面实现药品的快速选择和发放,减少手动输入和查找的时间。为了进一步降低学习成本,可以提供详细的用户手册和在线教程,以及定期的培训和指导。这些辅助材料和活动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快地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四)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提供符合患者特定需求的个性化医疗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个性化定制服务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医疗设备制造商可以设计出更加贴合患者需求的设备。在假肢制造中,通过3D扫描和打印技术,可以为患者定制尺寸精确、功能完善的假肢,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个性化定制服务还可以包括软件层面的定制,在心脏监测设备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监测参数和报警阈值,提供更加精准的监测和预警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实施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他们需要共同开发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还推动了医疗技术的整体进步。从诊断仪器到治疗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无处不在,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机电一体化技术将继续在医疗设备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医疗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艳鸿,张阳,高春鹏.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设备管理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09):177-181.

[2]王燕,王永生,郑为雷,等.医疗设备多元一体化维修管理新模式的探索[J].医疗装备,2021,34(15):89-92.

[3]张晓斌,张亚东,周宇.4K一体化智能腔镜系统的探究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21,36(08):54-57+89.

[4]许仕伟,杨佳佳.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与系统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4):4-6.

[5]龚海.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8):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