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过程中的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王芳,赵阔,梁霄

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162850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变电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电力供应中断,影响社会生产生活。本文深入研究变电运维过程中的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阐述了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常见故障类型及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的原理,探讨了具体技术应用,包括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旨在为提高变电运维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

变电运维;故障预测;智能诊断技术

正文


引言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其稳定供应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变电环节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承担着电压转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变电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电气应力、热应力、机械振动、环境因素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一旦变电设备发生故障,可能引发停电事故,给电力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运行。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地预测变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在故障发生后快速进行智能诊断,对于保障变电运维工作的高效进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变电运维常见故障类型及分析

1.1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是变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常见故障包括绕组故障、铁芯故障和绝缘故障等。绕组故障可能由短路、断路、匝间绝缘损坏等原因引起。短路故障可能导致绕组过热,甚至烧毁;断路故障则会使变压器无法正常传输电能。铁芯故障通常表现为铁芯接地不良、铁芯过热等。铁芯接地不良可能引发局部放电,进而损坏铁芯绝缘;铁芯过热则可能是由于铁芯硅钢片之间的绝缘损坏,导致涡流损耗增大。绝缘故障是变压器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故障类型,绝缘老化、受潮、局部放电等都可能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最终引发绝缘击穿事故。

1.2断路器故障

断路器是变电系统中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的重要设备。常见的断路器故障有拒分拒合故障、灭弧室故障和操动机构故障。拒分拒合故障可能是由于控制回路故障、合闸线圈烧毁、分闸弹簧失效等原因导致。灭弧室故障主要表现为灭弧能力下降,可能是由于灭弧介质损耗、灭弧室内部结构损坏等原因引起。操动机构故障则包括机构卡涩、零部件磨损等,影响断路器的正常操作。

1.3互感器故障

互感器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其常见故障有绝缘故障、二次侧开路或短路故障等。绝缘故障在互感器中较为常见,可能由于绝缘老化、受潮、过电压等原因导致绝缘性能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路会产生高电压,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路则可能导致互感器过热,甚至烧毁。

二、变电运维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原理

2.1基于信号分析的原理

通过对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号,如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等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提取与设备故障相关的特征信息。例如,当变压器内部出现局部放电时,会产生高频脉冲电流信号,通过检测该信号的幅值、频率等特征,可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局部放电故障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此外,设备温度的异常变化也可能预示着故障的发生,通过对温度信号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过热问题。

2.2基于模型的原理

建立变电设备的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根据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工作条件,利用模型预测设备的状态和可能出现的故障。例如,对于变压器,可以建立基于热路模型的温度预测模型,通过考虑变压器的负载电流、环境温度、散热条件等因素,预测变压器绕组和铁芯的温度变化。当预测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时,提示可能存在故障隐患。此外,还可以利用电路模型、磁路模型等对设备的电气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判断设备是否运行在正常状态。

三、变电运维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应用

3.1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发展,变电设备产生了大量的运行数据,包括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故障数据、检修数据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清洗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如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等,能够发现数据之间隐藏的关系和规律。例如,通过对变压器历年的油色谱数据、负载数据、温度数据等进行关联分析,可以找出影响变压器故障的关键因素,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利用聚类分析可以将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分为不同的类别,识别出异常状态的数据点,从而提前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

3.2人工智能算法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在变电运维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中应用广泛。以变压器故障诊断为例,可以构建一个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将变压器的油色谱分析数据、电气试验数据等作为输入层节点,经过隐含层的非线性变换和特征提取,最后在输出层得到故障类型的诊断结果。通过大量的历史故障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调整网络的权重和阈值,使其能够准确地识别不同的故障模式。

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小样本、非线性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变电设备故障诊断中,可以将设备的故障特征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寻找最优分类超平面,将正常运行状态和各种故障状态进行准确分类。例如,对于断路器的故障诊断,可以提取断路器的操作次数、动作时间、故障电流等特征参数作为输入,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训练和诊断。在实际应用中,支持向量机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断路器的运行状态,识别故障类型。

3.3传感器技术应用

传感器是获取变电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关键设备。在变电运维中,广泛应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关键部位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设备的运行电流和电压,通过对这些电气参数的分析,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过载、短路等故障。振动传感器可以监测设备的振动情况,分析振动信号的频率、幅值等特征,判断设备内部结构是否存在松动、磨损等问题。气体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变压器油中的气体成分,如氢气、乙炔、一氧化碳等,通过分析气体含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过热、放电等故障。

 

结语

变电运维过程中的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常见故障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掌握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的原理,并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应用于变电运维实际工作中,构建智能诊断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变电设备故障预测的准确性和智能诊断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运维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故障预测的提前量,实现对变电设备故障的精准预警;开发更加智能化、自适应的诊断模型,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类型变电设备和复杂运行环境的需求;加强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实现变电运维数据的全面共享和远程诊断,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维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总之,不断推进变电运维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将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永刚,黄文华,李建刚,等. 基于机器学习的变电站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47(1):1-6.

[2]刘志坚,张志明,刘立群,等. 变电站设备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综述[J]. 电力系统通信,2018,42(2):1-8.

[3]王宇,赵志刚,张晓峰,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变电站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9):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