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技术探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1唐银萍 2孙占杰 3徐美玲

1寿光市圣泰测绘有限公司 2山东和安地矿勘测有限公司 3山东和安地矿勘测有限公司

摘要

城市规划离不开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技术。该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通过多种测绘手段,如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测量等获取数据。其成果有助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规划交通网络等。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自动化趋势明显,对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测绘技术

正文


引言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利用等进行综合部署和安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准确的地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技术能够获取城市地形、地貌、地物等相关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从而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1.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1.1提供精确的空间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测绘可以精确测量城市的地形高程、坡度、坡向等数据。例如,在山地城市的规划中,准确的地形数据有助于确定建筑的选址,避免在坡度较大的区域进行大规模建设,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能够清晰地描绘出城市地物的位置和形状,如建筑物、道路、水系等。这对于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非常关键,例如合理规划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布局,确保各功能区之间交通便利且互不干扰。

1.2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测绘技术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湖泊等)进行详细调查,为城市的生态保护规划提供依据。例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准确测绘城市中现有的绿地分布和面积,有助于合理规划新增绿地的位置,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的地下空间进行测绘,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如地铁、地下管廊等)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2.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1地形测绘助力城市布局规划

地形测绘能够精确测定城市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信息。在城市规划的早期阶段,这些数据是确定城市布局的关键依据。例如,对于山地城市而言,通过地形测绘准确掌握山脉走向、山谷分布等情况后,可避免在地质不稳定、坡度陡峭的区域规划大规模的居民区或商业区,从而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城市建设的威胁。同时,根据地形测绘数据合理规划道路走向,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设置盘山公路或采用高架桥、隧道等形式,以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性。此外,地形测绘还能为城市公园、绿地等休闲区域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自然地形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如在高地设置观景台,在低洼地打造人工湖等,提升城市的整体美观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2土地利用测绘优化功能分区规划

土地利用测绘能够详细地反映城市土地的现状利用情况,包括各类用地(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农业用地等)的分布、面积、边界等信息。在城市功能分区规划中,这些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例如,根据土地利用测绘结果,如果发现某一区域存在大片的工业用地且与居民区相邻,可能会产生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那么在城市规划调整时,可以考虑将工业用地进行搬迁或者在两者之间设置隔离带,如绿化防护带、交通道路等,以减少工业活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通过土地利用测绘准确掌握商业用地的分布情况,可以对商业区的规模和布局进行优化。如果某一商业区过于集中且交通拥堵,就可以根据周边土地利用情况,规划新的商业副中心,分散人流和物流,提高城市商业活动的整体效率。

2.3工程测量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工程测量是确保道路规划和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测量能够精确测定道路的平面位置、高程、坡度等参数。在道路规划阶段,通过工程测量确定道路的走向,使其与城市的整体布局相协调。例如,测量城市中的交通流量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等情况,根据这些数据规划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布局,确保道路能够有效地连接各个区域,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为道路的施工放样提供准确依据,保证道路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工程测量还能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土方量进行计算,合理安排土方的调配,降低工程成本。例如,在山区道路建设中,通过工程测量准确计算挖方和填方量,避免土方的不必要运输,提高施工效率。

2.4遥感测绘辅助城市环境与发展监测

遥感测绘可以获取大面积的城市环境信息,如植被覆盖情况、水体质量、大气污染状况等。例如,通过遥感影像的光谱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城市中植被的分布范围、生长状况。如果发现某一区域的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或者植被生长不良,可能意味着该区域存在土地开发过度、土壤污染或者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警示信息。对于城市水体,遥感测绘可以监测水体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从而推断水体的污染程度。例如,当水体呈现出异常的颜色或者透明度降低时,可能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污染等原因造成的,城市规划部门可以据此加强对水体周边污染源的管理,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3.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发展趋势

3.1多源数据融合

在城市规划中,多源数据融合的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技术正逐渐兴起。传统的测绘数据来源较为单一,而如今融合多种数据源成为必然趋势。例如,将卫星遥感影像、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地面测量数据(如全站仪、水准仪获取的数据)以及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相结合。卫星遥感影像能提供宏观的城市地貌和土地利用情况,航空摄影测量可获取更精确的地形和建筑信息,地面测量补充细节部分,物联网传感器数据(如交通流量传感器、环境监测传感器等)则能反映城市的实时动态信息。

3.2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例如,在数据采集阶段,无人机测绘可以实现自动化飞行采集影像数据。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航线自动飞行,利用搭载的传感器(如高分辨率相机、激光雷达等)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而且,智能化算法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初步处理,如自动识别影像中的地物类型(建筑物、道路、植被等),减少人工干预。在城市规划中,这有助于快速获取城市现状信息,为规划决策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例如,在城市新区规划时,可以迅速了解待开发区域的地形地貌和现有建筑分布情况,以便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海量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结束语

总之,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精确、全面的数据支撑,从城市的宏观布局到微观的设施建设,都离不开这些基础地理信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以及多源数据融合等趋势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未来,我们应持续关注测绘技术的创新,加强其与城市规划各环节的深度融合,以打造更加科学、合理、宜居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魏东方.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08):38-40.

[2]刘辉,苏丽娟,朱晓峻,等.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学赛研”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测绘通报,2022,(S1):8.

[3]黄铁兰,高照忠,速云中,等.“岗位-能力-课程”对接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3):66-69.

[4]徐国勇,于洪雨,陈方圆.大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中的应用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S1):22-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