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装卸作业静电危险性及安全对策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赵显光

青岛港海业董家口油品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266500

摘要

油品装卸作业是石油行业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其过程中存在静电危险性,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因此,深入分析油品装卸作业的静电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油品装卸作业中的静电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以实现作业过程的安全性与高效性的统一。


关键词

油品装卸作业;静电危险性;安全对策

正文

1.静电危险性的定义和特点

静电危险性是指在油品装卸作业过程中,由于油品与容器或地面等接触过程中摩擦或分离产生的静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等潜在风险。静电是一种由于电荷不平衡而导致的电现象,而在油品装卸作业过程中,由于摩擦和分离作用,电荷在容器、管道、泵等设备以及油品表面之间进行传递和积聚,进而形成了静电。

静电危险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静电具有不可见性和不可感知性。在油品装卸作业过程中,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往往无法直观地观察到,也无法通过肉眼或触摸感知。这使得静电危险性的控制和预防变得更加困难,需要依靠专门的设备和措施进行监测和管理。

其次,静电危险性具有迅速性和累积性。一旦静电积聚达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在某种条件下迅速释放,产生较大的静电火花或放电现象。而且静电还具有累积性,即在油品装卸作业过程中,静电会不断积累和堆积,增加静电火花或放电的概率。这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积聚和累积,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此外,静电危险性还具有波及范围大和难以预测性。静电火花或放电产生的能量较大,可能波及周围的油品和设备,引发连锁反应,造成火灾和爆炸。而且由于静电的产生和释放与许多因素相关,如温度、湿度、油品的导电性等,因此静电危险性往往难以精确预测和控制,需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采取综合的安全对策。

 

2.油品装卸作业中静电危险性的来源

在油品装卸作业过程中,静电危险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静电的产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油品在装卸过程中会与容器、管道、泵等装置之间发生摩擦,这种摩擦会激发静电的产生。例如,在油品装车时,油品会流经管道,在油品流经的过程中,油品与管道内壁发生摩擦产生静电。此外,在油品从储罐中流出时,经过多次流动、倾倒、喷射等操作,与容器、喷嘴等装置接触时也会产生静电。

其次,油品本身的导电性差也是静电危险性的来源之一。油品中含有的杂质、沉淀物等会影响油品的导电性能。当油品导电性变差时,静电的积聚和释放变得更为容易,从而增加了静电危险性。

同时,在油品装卸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会导致静电危险性的增加。温度升高会使油品的挥发性增加,从而增加了油品蒸发所产生的静电危险。而湿度的降低则会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使空气中的静电不易消散,进一步增加了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最后,油品装卸作业中使用的金属容器、管道以及工艺设备的绝缘性能也会对静电危险性产生影响。若设备绝缘不良,会造成油品与设备发生直接接触,导致静电的产生与积聚。因此,在油品装卸作业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其绝缘性能良好,减少静电危险的发生。

 

3. 油品装卸作业静电安全对策

3.1建设油品装卸作业静电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静电危险评估与管控机制。通过对装卸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静电引发的危险情况进行评估,识别出关键的控制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在评估和管控过程中,需要考虑装卸地点的环境条件、作业设备的特性以及作业人员的防护措施,以确保静电危险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制定作业规范与程序。建立作业规范与程序是确保作业过程中各个环节能够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操作的关键。在制定作业规范与程序时,应包括静电控制要求、操作流程、防止静电积聚的措施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此外,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规范与程序。

最后,定期评估与改进。建立静电安全管理体系后,必须定期进行评估与改进,以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评估可以借助静电监测装置和定期的巡检来完成,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及时优化管理体系。

3.2静电防护技术

在油品装卸作业中,为了有效地防止静电引发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静电防护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旨在消除或减少静电的积累和释放,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首先,一种常见的静电防护技术是静电接地。通过将装卸设备、容器以及相关管道等金属部件与地面有效连接,可以将静电从设备中释放到地面,从而降低静电积累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导电铜线或导电管道连接设备和地面,以实现良好的接地效果。

其次,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因此,控制环境湿度是另一项重要的静电防护技术。保持空气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降低静电引发的危险。在油品装卸操作场地中,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湿度,例如使用湿式喷雾系统或加湿器等设备,来提高环境湿度,并降低静电风险。

另外,对于容器和管道等静电积聚的关键部位,可以采用导静电设备进行防护。导静电设备主要包括导静电带、导静电管以及导静电垫等。这些设备能够通过导电材料的应用,将静电从积聚的区域快速导向接地,有效避免静电积聚和放电的危险。

此外,在油品装卸作业中,也可以采用静电导电涂层来防护。静电导电涂层是一种特殊的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通过在设备表面涂刷静电导电涂层,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聚和释放,保障作业过程的安全。静电导电涂层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储罐、管道、输送带等装置。

3.3静电防护管理措施

在油品装卸作业中,为了减少静电的积聚和释放,采取一系列的静电防护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将介绍相关的静电防护管理措施,包括静电防护设备的选用、操作人员培训和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

首先,通过选用适当的静电防护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形成和积聚。在油品装卸过程中,常见的静电防护设备包括静电接地装置、静电消除器和静电屏蔽装置等。静电接地装置能够将静电引导到地下,避免电荷积聚;静电消除器能够实时释放静电电荷,防止电荷的积聚过程;静电屏蔽装置则具备屏蔽静电的功能,减少静电的产生和干扰。

其次,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静电防护知识和技能,了解静电的危害性以及静电防护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在涉及密闭空间、易燃易爆物品的装卸作业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另外,在油品装卸作业中,还应当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静电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其中包括对静电防护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以及对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安全要求等。在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操作情况,设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安全操作指南,以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

 

语:

综上所述,油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静电,静电感应下的装卸作业带有严重危险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深刻惨痛、难以挽回的严重损失。相关操作人员,不仅要了解静电对油品装卸过程的各种危害,还要知道静电危害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掌握有效措施,保证油品运输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郑楠.油气储运防火安全分析及预防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24):92-94.

[2]孙薪裕,张红玉.油罐静电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273-2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