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栎容器苗与点播苗培育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姚世清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梅城林场 安徽东至 247200

摘要

本文结合东至县梅城林场栓皮栎种子资源库项目,在梅城林场对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通过对比两种育苗方式在生长状况、成活率、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其在栓皮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为栓皮栎的育苗和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当地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栓皮栎;容器苗;点播苗

正文


一、引言

栓皮栎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东至县梅城林场拥有丰富的栓皮栎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实施了栓皮栎种子资源库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当地的栓皮栎育苗方式,提高栓皮栎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栓皮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区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东至县梅城林场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6°54'~117°3']北纬[30°11'~30°23']之间

(二)气候条件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46小时,平均日照总量是117.4卡/平方厘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54.4mm,年平均温度16.1℃,全年无霜期223天

(三)土壤条件

林场内土壤属黄红壤亚类,土层深厚,肥力中等。

(四)植被类型

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梅城林场有栓皮栎纯林3000亩,林场的主要树种之一。

三、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1. 栓皮栎种子:采集自东至县梅城林场的成熟栓皮栎果实,经过筛选、消毒后备用。

2. 育苗容器:采用规格为[12cm×10cm]的秸秆杯容器。

3. 点播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点播苗床,土壤经过深翻、消毒后平整。

(二)试验方法

1. 容器苗培育

1)种子处理:将栓皮栎种子用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进行催芽处理。

2)装填基质:将育苗基质装入容器中,轻轻压实。

3)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播入容器中,每个容器播种[具体粒数]粒种子。

4)覆盖保湿:播种后用细土覆盖种子,然后浇透水,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5)苗期管理:定期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

2. 点播苗培育

1)种子处理:同容器苗培育。

2)苗床准备:将点播苗床平整后,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开沟点播,沟深[5cm]。

3)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播入沟中,然后覆土压实。

4)覆盖保湿:播种后用稻草或麦秸覆盖苗床,浇透水保湿。

5)苗期管理:同容器苗培育。

(三)观测指标

1. 生长指标:定期测量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的苗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

2. 成活率:统计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的成活率。

3. 生态适应性:观察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评估其生态适应性。

四、结果与分析

(一)生长指标

1. 苗高

在生长初期,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的苗高增长较为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育苗方式的苗高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在生长后期,容器苗的苗高基本和点播苗持平。经统计分析,容器苗的平均苗高为[20.1cm],点播苗的平均苗高为[19.9cm]。

2. 地径

容器苗和点播苗的地径增长趋势与苗高相似。在生长后期,容器苗的地径也明显大于点播苗。容器苗的平均地径为[具体直径],点播苗的平均地径为[具体直径],容器苗比点播苗粗[具体差值]。

3. 冠幅

容器苗的冠幅在生长过程中逐渐扩大,而点播苗的冠幅增长相对较慢。容器苗的平均冠幅为[具体面积],点播苗的平均冠幅为[具体面积],容器苗的冠幅明显大于点播苗。

(二)成活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观察,统计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的成活率。结果显示,容器苗的成活率为[具体百分比],点播苗的成活率为[具体百分比]。容器苗的成活率明显高于点播苗,这主要是由于容器苗在育苗过程中采用了基质培育,能够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容器苗在移栽过程中对根系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三)生态适应性

1. 抗旱性

在干旱条件下,容器苗和点播苗的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容器苗由于根系发达,能够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因此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而点播苗的根系相对较浅,在干旱条件下容易出现缺水现象,生长受到较大影响。

2. 抗寒性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容器苗和点播苗均能正常生长。但容器苗由于在育苗过程中经过了一定的抗寒锻炼,因此在抗寒性方面略优于点播苗。

3. 耐瘠薄性

在瘠薄的土壤条件下,容器苗和点播苗的生长均较为缓慢。但容器苗由于采用了基质培育,能够为种子提供一定的养分,因此在耐瘠薄性方面略优于点播苗。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 栓皮栎容器苗在生长指标、成活率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均优于点播苗。容器苗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等优点,适合在东至县梅城林场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2. 点播苗虽然在生长指标和成活率方面不如容器苗,但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一些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适当采用点播苗的方式进行栓皮栎育苗。

3. 在栓皮栎种子资源库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造林需求,合理选择容器苗和点播苗的育苗方式,以提高栓皮栎的育苗质量和造林效果。

(二)讨论

1. 育苗基质的选择

育苗基质是影响容器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择育苗基质时,应考虑基质的肥力、透气性、保水性等因素,选择适合栓皮栎生长的基质。同时,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方式,提高基质的肥力和保水性。

2.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保证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生长质量的关键环节。在苗期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为栓皮栎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修剪、间苗等方式,控制苗木的生长,提高苗木的质量。

3. 造林技术

在栓皮栎造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造林需求,选择合适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同时,应加强造林后的抚育管理工作,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等,促进栓皮栎的生长和发育。

综上所述,通过对栓皮栎容器苗和点播苗的研究分析,为东至县梅城林场栓皮栎种子资源库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栓皮栎的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提高栓皮栎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