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扩散规律与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开发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强

昌乐县人民医院 262400

摘要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问题逐渐受到环境保护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扬尘不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构成威胁。为了有效控制扬尘污染,研究其扩散规律并开发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扬尘污染的成因、扩散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扩散规律,提出了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通过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适应施工现场的扬尘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扬尘浓度变化,并根据设定的阈值及时发出预警,为现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降低扬尘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扬尘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污染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扩散规律;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正文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扬尘污染不仅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还对人体健康、环境生态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在城市密集的区域,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工程实践者开始关注扬尘污染的扩散规律,并通过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来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扬尘污染的扩散规律,探讨基于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的扬尘污染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出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扬尘智能监测系统开发方案。

一、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成因与扩散规律

扬尘污染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对施工环境造成影响,还对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健康带来威胁。扬尘污染的产生主要源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作业活动,如土方作业、拆迁、混凝土搅拌、运输等。这些活动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到空气中,形成扬尘污染。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成因可以归纳为机械设备和运输操作等两大方面,此外,气象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建筑物布局等因素也会对扬尘的扩散产生重要影响。

(一)扬尘污染的产生原因

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与工具使用
在建筑施工中,许多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会将土壤、建筑材料等颗粒物扬起,成为扬尘污染的主要源头。例如,挖掘机、推土机等土方作业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会导致大量土壤颗粒被扬起,尤其是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扬尘问题尤为严重。此外,混凝土搅拌机和其他建筑设备也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这些尘土进入空气后,会悬浮在施工现场的周围,造成局部的空气污染。

运输过程中的建筑材料操作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的装卸、转运等操作也会造成大量尘土的生成。建筑材料如沙子、碎石、土方等在搬运过程中,常常会扬起大量粉尘,尤其在运输车辆未完全覆盖的情况下,车轮碾压和振动等作用会增加尘土的飞扬,造成环境污染。运输过程中尘土的扩散不仅影响施工现场,还会随着车辆行驶而传播到周围区域,进一步加剧扬尘污染。

风速、湿度和气温的变化
气象因素对扬尘污染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风速的大小决定了扬尘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和扩散范围;湿度和气温的变化也会对扬尘的沉降与扩散产生显著作用。温度较高时,空气中的尘土悬浮性较强,扩散范围较广;而湿度较高时,尘土容易吸湿沉降,减缓其扩散速度。这些气象因素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变化剧烈,因此,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扩散规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风速与风向对扬尘扩散的影响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扬尘扩散的关键因素之一。风速较大时,扬尘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较长,并能够迅速传播至更远的区域,尤其在城市密集区域,扬尘污染的扩散范围更大。风速越大,扬尘的扩散速度越快,污染范围越广;而风速较低时,扬尘颗粒则容易在施工现场周围积聚,导致局部区域的污染浓度增加。

风向的变化同样对扬尘污染的扩散方向产生影响。当风向发生变化时,扬尘污染的传播方向也会随之改变,可能会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从而给周围的居民和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例如,当风向吹向周围居民区时,扬尘污染的浓度会增加,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中,必须根据实时的风速和风向变化,灵活调整施工方法和污染防治措施。

(三)气象条件对扬尘污染扩散的影响

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因素在扬尘污染扩散中起着重要作用。温度较高时,空气中的尘土颗粒悬浮性较强,能够在空气中停留较长时间,扩散的范围较大。高温环境会加剧扬尘的扩散,尤其是在夏季或高温天气中,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尤为严重。

另一方面,湿度较高时,尘土颗粒容易吸湿沉降,这会减少空气中的悬浮物浓度,从而减缓扬尘的扩散速度。因此,在湿润天气下,扬尘污染的扩散速度相对较慢,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降水天气则是减缓扬尘污染最为有效的自然因素之一。降水能够有效清洗空气中的尘土,减少悬浮物浓度,有助于减缓扬尘污染的积累,并为后续的施工提供相对清新的空气。

因此,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监测和控制需要充分考虑气象条件,特别是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以便更加准确地预测扬尘的扩散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建筑物与地形地貌对扬尘扩散的影响

建筑物和地形地貌对扬尘的扩散具有阻挡作用。在城市区域,高楼大厦对扬尘的流动路径有着显著的影响,可能导致扬尘在建筑物周围积聚,从而增加局部污染的浓度。高楼和建筑物阻碍了扬尘的自然扩散,造成扬尘在特定区域聚集,长期积累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此外,绿化带、植被等自然障碍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空气中的尘土,减缓扬尘的扩散。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足够的绿化带或植被覆盖,能够有效减轻扬尘污染的扩散范围,降低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建筑布局和地形特征,对于预测扬尘污染的扩散规律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地形布局和建筑规划,结合适当的绿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扬尘的扩散,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传统的扬尘污染监测方法多依赖人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这种方法的检测周期长,响应时间滞后,难以满足施工现场快速反应的需求。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手段,实现对扬尘污染的实时监控。通过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可以及时发现扬尘污染问题,并通过预警机制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发出警示,指导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传感器网络与数据采集

传感器是智能监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扬尘浓度、温湿度、风速、气压等环境参数。通过布设多个传感器,能够在施工现场不同位置实时获取数据,从而全面反映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的变化情况。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远程平台,实现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对收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通过对扬尘浓度、气象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系统能够实时预测扬尘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根据数据结果调整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措施。例如,当扬尘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示施工人员采取防尘措施,避免污染蔓延。

(三)预警机制与控制措施

智能监测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实时数据,还能够通过预警机制,自动识别扬尘污染的风险并发出预警。系统根据扬尘浓度与环境条件,判断污染扩散的可能性,并根据实时数据发出预警信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接到预警信息后,可以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和工作方式,减少扬尘污染的扩散。

三、扬尘污染控制技术的优化策略

(一)减少扬尘源头

减少扬尘的产生是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首要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土方作业、拆迁、运输等活动是扬尘产生的主要源头。首先,施工方应合理安排土方作业和运输作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土壤和建筑材料尽量不扬起尘土。对于土方作业,可以采取先湿润土壤的方式,减少因机械作业和土方堆放引起的扬尘。同时,运输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装卸和转运也是扬尘产生的重要环节。施工方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确保车辆在进出施工现场时采取封闭式运输,并在车辆进入现场前对其进行清洁,避免车轮碾压尘土带入施工现场外的区域。

另外,合理堆放建筑材料也有助于减少扬尘的产生。例如,在施工现场应尽量避免将砂石等建筑材料堆放过高,避免在风力较大的天气下,堆积的松散材料被风吹起,造成扬尘污染。对于粉尘较大的建筑材料,可以考虑使用密封防尘材料包装或在堆放过程中加以覆盖,减少扬尘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应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需求,随时调整操作方法和材料堆放位置,确保扬尘源头得到有效控制。

(二)采取抑尘措施

在扬尘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采取抑尘措施是进一步减少扬尘扩散的重要手段。抑尘措施通过物理方式抑制尘土在空气中的悬浮和扩散,能够有效减少扬尘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常见的抑尘措施包括洒水、喷雾和雾化抑尘等方法。

洒水是最常用的抑尘措施,尤其适用于土方作业和建筑材料堆放等区域。通过定时洒水,可以将扬尘颗粒沉降到地面,防止其进入空气中。在使用洒水时,应注意水量的控制,避免因水量过大导致施工场地泥泞,影响施工进度。为了提高洒水效果,可以利用自动洒水装置,使洒水更加均匀,并且实现定时自动化控制,提高抑尘效率。

喷雾也是一种常用的抑尘措施,通过高压水泵将水雾喷洒到空气中,水雾颗粒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土颗粒,从而有效降低扬尘的扩散速度。喷雾系统适用于施工现场大面积区域的抑尘,尤其是混凝土搅拌和运输区域。为了提高喷雾效果,施工现场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喷雾设备,确保喷雾的持续稳定。

除了洒水和喷雾,雾化抑尘技术也可以在一些特殊场合应用,如高空作业区域。雾化抑尘系统通过微小水雾的喷洒,能在大范围内快速降低空气中的尘土浓度,有效防止尘土扩散。

(三)合理的通风与空气流通

施工现场的通风与空气流通对扬尘的控制至关重要。良好的通风环境能够有效加速空气流动,帮助扬尘颗粒迅速散去,减少局部地区的污染积聚。特别是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施工场所,缺乏自然通风时,空气流通不畅,尘土容易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形成持续的污染。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通风系统建设是减轻扬尘污染的重要环节。

首先,在施工现场的设计和布局上,应当考虑到建筑物的开口和通风通道,确保气流能够顺畅流通,防止尘土在施工区域积聚。对于大型施工现场,可以采用机械通风系统,如排气扇、风机等设备,帮助空气流通,带走空气中的尘土颗粒,确保施工区域空气质量符合标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施工现场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过滤系统去除空气中的悬浮物,进一步净化空气。

其次,施工人员应根据气象条件调整施工操作,避免在风速较大时进行产生大量扬尘的作业。如果遇到强风天气,施工现场应暂停或减缓土方、拆迁、混凝土搅拌等容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此外,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和机械的合理布置也是确保通风良好的一个因素,应避免将大型设备过于集中在狭窄区域,减少设备之间的阻碍,促进空气流通。

四、案例分析:施工现场扬尘智能监测系统应用效果

在某建筑项目中,施工现场采用了智能扬尘监测与预警系统,这一系统为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系统通过布设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区域的扬尘浓度、温湿度、风速等环境数据。这些传感器持续收集现场空气质量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施工过程中,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能够识别出扬尘浓度异常上升的趋势,并及时发出预警通知。每当监测数据达到设定的警戒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抑尘措施,如增加洒水、启用喷雾设备或调整施工进度,以防止扬尘污染超标。这种实时反馈机制有效提高了扬尘污染的应对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滞后性。

通过智能扬尘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应用,该项目在施工期间实现了扬尘污染的有效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浓度得到了实时监控,及时采取了适当的抑尘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扬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障了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空气质量。最终,项目顺利完成,展示了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潜力及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贡献。

五、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工具,为扬尘污染的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扬尘污染扩散规律的分析,结合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出的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实时反映施工现场的污染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帮助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尽管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与成本方面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监测系统将在建筑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帅.智慧工地背景下高校基建项目绿色施工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23.DOI:10.27661/d.cnki.gzhnu.2023.001621.

[2] 王云峰,陈应友,李固冠,等.近接旧校区狭小空间深基坑绿色施工技术研究[C]//《施工技术》杂志社.2024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2024:530-533.DOI:10.26914/c.cnkihy.2024.075482.

[3] 郑俊超,黄克鹏,宋增超,等.绿色施工在建研创新大厦项目的实施研究[J].广州建筑,2024,52(09):38-42.

[4] 王健.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公路桥梁工程应用技术探讨[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五).大丰市恒昌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4:85-86.DOI:10.26914/c.cnkihy.2024.060233.

[5] 丁姣月,王若晨,阴钰娇,等.某项目绿色施工实施及优化[J].全面腐蚀控制,2024,38(11):81-83.DOI:10.13726/j.cnki.11-2706/tq.2024.11.081.03.

[6] 吕良.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07):196-198.DOI:10.20080/j.cnki.ISSN1671-3362.2024.07.0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