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摘要
关键词
新形势;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离退休人员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退休人员的生活需求、思想需求、健康需求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医院亦是如此。医院离退休人员思想教育工作如何适应退休人员的这些变化,真正做到对退休老同志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使他们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余热生辉,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离退休管理部门及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组织体系不健全,制度保障与组织活力不足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院离退休职工群体数量持续增长,人员结构日益多样化,然而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与之不相匹配,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一方面,不少医院尚未建立健全覆盖全体离退休职工的基层党组织网络,党支部数量不足、组织架构不清晰、运行机制不完善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建设中存在“书记难选、委员难配、换届难办”等实际问题,个别单位甚至长期采取“书记兼职”或“临时拼凑”等方式维持组织运转,严重影响组织的凝聚力与执行力。另一方面,部分医院在制度设计层面对离退休人员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系统规划和制度保障,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流于形式,党员教育管理缺乏连续性、规范性。此外,部分在职管理干部对离退休干部工作“重生活保障,轻思想引领”,忽视了离退休职工在党建工作中应有的政治地位和价值作用,致使党建工作目标不明、路径不清、动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思想引导方式陈旧,共鸣不足参与热情减弱
当前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仍沿用传统的宣讲与灌输模式,缺乏对职工个体差异、心理变化和兴趣需求的深入把握,导致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弱化。一些职工退休后身份转变、角色淡出,易产生失落和被忽视感;同时,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部分人对政治教育持抵触或冷漠态度。思想教育内容大多局限于政策通报、例行学习,缺乏针对性、互动性和情感联结,难以引起共鸣,尤其对新退休的职工,形式单调、语言生硬的教育方式已难奏效。教育与生活脱节、与个体需求脱钩,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引导难以深入人心的关键原因。要真正提升工作实效,必须摒弃“一刀切”,从关怀人、理解人出发,更新内容设计和沟通方式,增强教育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三)人文关怀没有到位,精神文化供给严重滞后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和观念更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离退休职工对精神层面的关注日益增强,不再满足于基本物质保障,而更加重视精神慰藉、文化参与和社会价值的延续。然而,当前多数医院的人文关怀仍停留在生活照护层面,缺乏对心理状态、情感需求的持续关注。文体活动安排形式老套、内容单一,心理咨询、兴趣小组等服务缺乏系统性和常态化,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离退休职工容易陷入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与延展性因此受限。人文关怀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支撑和现实抓手,唯有真正把“关心人”落实到日常服务中,才能增强退休职工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四)信息化应用水平低,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落后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背景下,信息化应成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与精准度的重要支撑。但现实中,不少医院未能建立面向离退休职工的信息化平台,工作仍以电话通知、纸质传达为主,方式传统、响应滞后。同时,现代传播媒介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小程序等应用不足,信息推送碎片化、内容单一,缺乏温度与互动,难以激发离退休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一些老年职工虽愿意接触新技术,却因缺乏引导支持而被“数字鸿沟”挡在门外,进一步加剧组织与个体之间的沟通断层。当前信息化工具与离退休职工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显著“错位”,思想政治工作要突破时空局限、延伸服务触角,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从“管理粗放”向“智慧关怀”的转型。
二、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转型与工作趋势
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尤其在医院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领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工具,更是医院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引导机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大思政”格局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定位、服务对象、运行机制和价值逻辑均发生深刻变化。只有在理念上完成由“单一灌输”到“协同治理”的转型,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回应新时代职工需求,实现组织与个体的双向赋能。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维功能重构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软任务”,边缘化、形式化倾向较为突出。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其功能早已从“宣传教育”拓展为“组织引导—心理疏导—文化建设—政治认同”多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医院作为公共服务与组织管理并重的特殊领域,尤其在面对离退休职工这样一个既有情感沉淀、又需持续引导的群体时,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层面“顶层设计”,在实践层面“主动嵌入”,在效果层面“可视可感”,实现真正的“深扎根、真融入、强赋能”。
(二)群体结构转变驱动工作理念再造
随着知识化水平普遍提高、退休年龄延后、信息媒介广泛覆盖,离退休职工不再是被动接受群体。他们对组织归属、价值参与、精神慰藉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表现出更强的主体意识、维权意识和身份敏感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理念上告别“照本宣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旧模式,转而向“尊重差异、回应诉求、强化联结”的人本型、柔性化思维转变。尤其要尊重职工在组织生活中的“经验优势”和“社会影响力”,把他们作为“潜在合作者”而非“管理对象”来思考,形成双向互动的教育共同体。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治理的系统融入
新时代强调“大思政”“全链条育人”,强调组织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一体贯通,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已不再是党务部门的“单线职责”,而是需要行政、人事、工会、退休办等多部门协同推动的“系统工程”。医院离退休职工绝大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高职称的知识分子,虽然退出工作岗位,但思想依然活跃,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落实“积极老龄化”“老有所为”的国家战略系统推进,与医院文化建设、绩效管理、人文关怀、业务发展等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真正实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的要求。
(四)理念创新为技术融合提供根基支撑
信息化工具的快速普及为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了空间,但仅有技术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离退休职工中的“数字鸿沟”与“情感落差”并存,如果理念未转、内容未变,再先进的平台也难以实现有效覆盖。因此,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智能化、系统化与人本化,核心不在“建多少平台”,而在“用什么理念”去设计内容、组织资源、引发共鸣。理念更新既是工作的起点,也是技术创新成果能否落地的保障。把信息化融入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的一个重要创新方向。
三、新形势下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对策
(一)健全组织体系,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面对新时代离退休职工数量持续增多、结构愈发复杂这一新情况,要全面加强离退休职工的党建组织体系建设,夯实党建根基,激活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需秉持把离退休党组织建设归入医院党建总体布局的原则,形成包含党总支、党支部在内的基层组织网络,保证组织架构合理,职能明晰,运作高效。完善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机制,首先考虑那些政治素养较高,党性观念较强,具备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退休党员来担任支部书记,从而化解“书记不好找”“班子不完善”之类的难题。与此同时,要创新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方式方法,增强灵活性和实效性,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
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需贴近职工精神需求及社会发展改变,重视内容更新与方式更新相融合。其一,教育内容要从传统的政策传达型转为理论阐释型、价值引导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好党的大政方针同医院改革发展任务之间的联系,增进老同志对医院发展方向的认可感和责任感;其二,教育方式要由单一的灌输型变为互动交流型,体验参与型,多采用座谈探讨、案例教学、情景体验、微党课等新方式,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特别是要分层别类实施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的离退休职工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保证精准对接,有的放矢,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人文关怀体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以人为本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鉴于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且颇具个性这一情况,要系统创建包含心理关怀、文化塑造、社会参与这些方面的人文关怀体系。加强离退休职工活动组织及场所建设,定时举办文艺节目展演、书画展览、棋牌竞赛、健康讲座、志愿服务、文化旅游等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将离退休职工的个人爱好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形成一种精神文化养老的新方式。同时,也要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通服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并聘请专业心理辅导员定时前来坐诊,助力离退休职工减轻心理负担,维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通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持续提升离退休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让思想政治工作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智能化水平
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迫切要融入“互联网+”运行模式,提升服务的便利性与教育的精确性,需凭借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智慧健康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搭建起包括信息传递、政策宣传、健康引导、在线学习、意见交流等功能的信息平台,定期开办“云课堂”“线上座谈”“微党课”之类的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增进离退休职工的学习参与度以及思想教育覆盖面。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互动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随时把握离退休职工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思想情况。凭借信息化助力,全方位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程度,规范化水准和智能化水平,开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组织体系滞后、思想引导不力、人文关怀短缺、信息化应用迟缓等问题,加强改革创新、优化运行体制、充实精神服务已成必要之举。要从强化党建引领,拓宽多元服务途径,融合智能管理手段等方面发力,增强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度,切实提升离退休职工的幸福指数与归属感。 医院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侯永博. 以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离退休人员管理水平 [J]. 办公室业务,2020(7):21-22.
[2] 王金平. 浅议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J].魅力中国,2020(3):25-26.
[3] 牛艳芳. 做好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社会化管理改革[J].理论学习与探索,2022(1):50-52.
作者简介:姓名:谢琳,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02,民族:汉,籍贯:湖南岳阳,学历:大学本科,职务:离退休人员服务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离退休人员服务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