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金斌彬

浙江国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推进以及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地下室作为现代建筑物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防水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对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企业需不断完善防水设计标准、创新施工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需求,确保地下建筑空间的长期可靠使用。文章结合地下室防水设计原则与分类,分析并研究了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以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技术

正文


引言

地下室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建筑物基础承载、空间利用等功能。然而,由于地下室长期处于地下潮湿环境,甚至会受到地下水的侵蚀,因此防水性能至关重要。一旦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不仅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如导致设备损坏、物品受潮,还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威胁,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是保障建筑工程地下室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

1地下室防水设计原则与分类

地下室防水设计应紧跟时代步伐,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材料。防水层不仅要具备出色的耐久性,还需具备卓越的抗渗性,以有效抵御地下水的侵袭,确保地下室内部环境的干燥与安全。在满足防水要求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工程成本。通过合理选用材料和施工工艺,优化设计方案,力求在保障防水效果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地下室所处的地质、水文条件千差万别,因此防水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环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水措施,以确保防水效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地下室防水应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构建完善的防水体系,实现多重防护,有效防止地下水渗漏,确保地下室的安全与稳定。地下室防水主要分为两大类:主体防水和节点防水。主体防水进一步细分为结构砼自防水和附加防水。结构砼自防水是地下室防水的基础,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措施,使混凝土本身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而附加防水则根据工程的防水等级进行选用,常见的附加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节点防水主要针对地下室中的特殊部位,如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等。这些部位由于结构复杂、应力集中,容易发生渗漏。因此,节点防水也称“细部构造防水”,需要根据工程的防水等级和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防水形式和措施,以确保防水效果。

2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2.1施工前准备阶段技术要点

①审查施工图纸与设计方案。管理人员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系统性审查施工图纸,核验防水层构造、细部节点设计的合规性,确认设计文件中抗渗等级P6~P12、混凝土自防水参数及防水材料技术指标明确。其中,防水材料检测指标标准为防水材料性能的强制性验收基准,监理需结合进场复检报告与设计参数进行逐项核验。在此技术指标达标基础上,针对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加强带等特殊工艺,需联合设计单位开展专项论证,通过模拟施工条件验证可行性,确保变形缝止水带材质、安装位置及密封工艺符合规范。②审核施工单位资质与人员配备。管理应对防水专业分包企业的资质等进行考查,并对其资质期限进行核实,对其承揽范畴是否包括地下室防水施工进行核实。并对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执业建造师资格证和连续学习情况进行核查,保证从业人员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通过了入职前的技术培训。对于有虚假资质或人员配备不够的,要及时责令承包企业改换分包企业,并保留核实记载,以便追踪,从制度上确保工程的标准化。

2.2防水卷材的施工技术要点

防水卷材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和处理剂涂刷等准备工作。基层应平整、干燥、无油污和杂物,确保卷材能够紧密贴合基层。处理剂应选用与卷材相容性好的材料,涂刷应均匀、无遗漏,以提高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力。卷材铺贴是防水卷材施工的关键步骤,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贴前,应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卷材的规格尺寸进行排版,确保卷材能够紧密、连续地铺贴在基层上。铺贴时,应采用热熔粘结、条粘法或满粘法等不同铺贴方式,确保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粘结牢固。搭接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搭接缝应平整、无气泡和褶皱。收口处理是卷材铺贴的重要环节,应采用专用的收口条或密封胶进行处理,确保收口处密封严密、无渗漏。卷材保护层是防水卷材施工后的重要保护措施,可以防止卷材因外力作用而损坏。保护层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一般采用砂浆保护层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砂浆保护层的厚度和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应严格控制,确保保护层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层的施工质量和外观效果,避免出现裂缝、空鼓等质量问题。

2.3防水涂料施工技术要点

以聚氨酯防水涂料为例,采用涂刷法施工。将聚氨酯防水涂料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调配,搅拌均匀后,用毛刷或滚筒将涂料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一般应涂刷2-3遍,每遍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以确保涂层厚度均匀。每遍涂料涂刷间隔时间应根据涂料的干燥时间确定,一般以指触不粘为准。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通过在基层上放置测厚仪或在涂刷过程中插入厚度控制棒来控制涂层厚度。在阴阳角、管根、变形缝等部位应做附加层处理,以增强这些部位的防水能力。

2.4防水墙施工技术要点

①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建设地下防水墙时,其高度不能低于施工历史最高水位30厘米,且应根据建设的相关需求预留30毫米的伸缩缝。同时,应按照相关标准对防水墙的混凝土进行科学配比,以提高混凝土的粘性。设计防水墙的厚度为260毫米,且需分多次浇筑完成,每次浇筑厚度约为45-50厘米。相邻两次浇筑期间需借助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夯实,并按照预定浇筑速度和层数,逐步完成浇筑工作。振捣浇筑水泥浆时,应严格控制时间,当混凝土密实度达标后立即停止。依据历史数据,需将单次振捣时间严格把控在15秒。水泥浇筑工作完成后,要对周围进行清理并修平。浇筑混凝土1小时后,需开展洒水养护工作,相关工作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浇筑完成后的防水墙进行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②防水施工。为确保防水墙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必须精心挑选适宜的防水涂料,并将其精准涂覆于迎水面。可依据防水墙涂刷防水材料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是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具体需求而制定。

结语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通过本文研究能够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地下室渗漏问题的发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不断总结经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地下室防水施工水平,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熊跃平,宋宏鹏,宋留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防治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23):216-218.

[2]王胜杰,鲁鹏贾,博勋,等.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防治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4):228-230.

[3]邹斌,俞爱军,林永营.浅谈地下室结构渗漏的预防及施工方法[J].江西建材,2023(12):292-2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