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碳排放特征与减排路径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方岚

浙江博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其减排潜力亟待挖掘。本研究尝试从多个维度探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碳排放议题,通过对其排放来源及不同阶段分布规律的系统梳理,探索性地提出涉及几个环节的低碳化策略。研究采用理论推演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期望能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进程。


关键词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特征;减排路径

正文


引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各界关注,“双碳”目标逐步成为各国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领域占据较大比重,其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发展受到广泛重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作为建筑使用阶段的关键环节,无论是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还是使用周期内的运营维护活动,均与碳排放密切相关。从相关数据来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的占比呈现上升态势,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基于此,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碳排放特征展开系统研究,并探索相应的减排优化路径,或可为建筑行业的绿色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碳排放特征分析

(一)碳排放来源

建筑材料生产与运输: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生产环节对碳排放影响较为显著。以瓷砖制造流程来看,从原料获取、加工处理到高温烧制,各阶段均存在一定的能源消耗。特别是烧制过程中,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应用,会产生相当规模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材料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运输距离以及运输方案的选择,都可能导致碳排放量产生波动。部分从海外进口的高端装饰材料,其运输过程中的碳足迹便是典型例证。

施工过程能耗: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期间,电锯、电钻、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电能消耗不容小觑。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搭建,以及照明、通风等配套设施的运行,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在气候条件较为特殊的冬季施工时,为确保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供暖措施往往会进一步加剧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状况。

运营维护阶段:当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投入使用后,日常清洁、设施维修以及装饰材料更换等活动,均与碳排放存在关联。频繁更换装饰灯具、墙面装饰材料等行为,不仅可能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还会间接增加材料生产与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与此同时,室内环境调控设备如空调、暖气的运行,也是运营阶段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不同阶段碳排放特征

前期设计与材料采购阶段:在工程实际施工开展之前,材料选型及采购策略对后续碳排放存在潜在影响。传统装饰材料如天然大理石、实木地板等,其生产与运输环节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能耗与碳排放;相比之下,再生石、竹纤维板材等环保型可回收材料,在同等功能实现下更有助于减少碳足迹。此外,若设计方案未能充分考量材料利用率,可能会在后续施工中引发资源浪费,从而间接推高碳排放水平。

施工阶段: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碳排放情况在施工环节表现较为突出。工程中机械设备的持续运转及临时设施的搭建使用,均会带来可观的能源消耗;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材料裁切损耗、建筑垃圾生成等现象,也会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工艺选择与现场管理模式的差异,会使碳排放控制效果产生显著分化,科学的施工组织与精细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与碳排放总量。

运营维护阶段: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进入运营维护期后,碳排放呈现持续且分散的特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装饰材料老化问题逐渐显现,周期性的维修更换作业将持续产生碳排放量。此外,室内环境调控设备的长期运行,以及日常清洁保养等活动,也会使碳排放量不断累积。

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减排路径探索

(一)优化材料选择与管理

推广绿色环保材料:可考虑逐步扩大低碳、环保、可回收装饰材料的应用范围,诸如绿色涂料、再生建材、新型节能门窗等。绿色涂料以环保型原料为基础,在生产及使用环节中,可有效降低有害气体的释放;再生建材借助工业废料或建筑垃圾加工而成,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消耗,还对碳排放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建议政府及行业协会通过制定相关标准与政策,为企业研发和生产绿色环保材料提供支持,进而提升市场上绿色材料的占比。

加强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或许可以尝试构建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对材料从生产、运输、使用直至回收的全过程进行碳排放核算与监测。在材料采购时,优先考量碳排放较低的产品;施工过程中,科学规划材料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运营维护阶段,积极推动废旧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以此降低资源消耗与碳排放。比如,部分企业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在工厂完成装饰部件预制,既能减少施工现场的材料损耗,也为废旧部件的回收与再加工提供了便利。

(二)改进施工工艺与管理

探索低碳施工技术应用:可尝试引入低碳施工技术与设备,像电动施工设备、节能照明设施等,以此减少施工环节的能源消耗。装配式装修技术也值得关注,通过工厂预制装饰构件、现场组装的模式,能有效降低施工现场湿作业频率,减少建筑垃圾产生,进而降低施工碳排放。此外,还可考虑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规划施工流程与工期安排,尽可能规避因施工延误引发的能源浪费与碳排放增加问题。

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不妨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逐步提升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与操作技能。同时,可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和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察觉并改进可能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例如,对施工设备实施定期维护保养,保障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对剩余材料进行妥善回收与合理再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耗。

(三)提升运营维护阶段能效

 

探索室内环境调节系统优化方案:尝试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对室内空调、暖气及通风设备进行动态调控,依据室内外环境参数及人员活动规律灵活调整设备运行模式,以此实现节能增效的目标。同时,可考虑逐步推广应用变频空调、地源热泵等高效节能设备,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降低碳排放提供技术支持。

构建科学的维护更新体系:建议制定系统化的建筑装饰装修维护策略,通过定期对装饰材料及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有效延长其使用周期,减少因材料老化或设备故障引发的更换需求。在推进装饰更新项目时,可优先筛选低碳环保型材料与设备,最大限度降低更新改造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碳排放。

结束语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碳排放受多环节、多阶段因素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特征。在实际工程实践中,若能将低碳理念有机融入建筑装饰装修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全流程,系统实施相关减排举措,或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成效。与此同时,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若能深化协同合作,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研发及环保理念普及等方式,或有助于推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逐步向低碳化、绿色化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稳步实现。展望未来,伴随科技持续迭代与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减排技术与方法有望不断推陈出新,行业低碳发展也或将迎来更为可观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罗奥,黄永杭.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碳排放特征及核算方法探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5):100-102.

[2]戎鑫,张连祥.基于建筑装饰装修视域下的碳中和计算方法及路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2,(35):27-31.

[3]高欣宇.建筑装饰设计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及信息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