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建造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唐潇洒

宁波华水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风景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作为风景园林工程的两大关键构成要素,它们的合理建造对于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实现生态与美学价值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风景园林工程软硬质景观的组成和功能分析,其次探讨风景园林工程软质景观的构建,最后就风景园林工程硬质景观的构建进行研究,旨在为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创造出更具魅力和实用性的园林景观空间。


关键词

风景园林;软质景观;硬质景观;景观营造

正文


引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工程因此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施工是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探讨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园林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推动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风景园林工程软硬质景观的组成和功能分析

软质景观是风景园林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为软体物质构建的景观,主要包括植物景观与水体景观。软质景观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为自然性,最突出的功能为生态功能,在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与保持水土中实现环境优化,同时通过植被与水体的布置提供视觉感与空间感,通过美化悠闲空间传达人文意蕴。硬质景观是园林工程中的骨架和基底,主要包括道路、景观构筑物、景观小品、活动场所和各类景观设施等,一般由亭廊、园路、栏杆、雕塑小品等要素组成。风景园林工程中的硬质景观主要是通过点、线、面的合理组合形成具有平面布局、立面层次的空间结构,更大限度发挥各要素的功能,采用科学的建筑材料和色彩,同建筑设计色彩密切配合,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景观效果。从宏观层面上讲,建筑、道路、活动场所构成了风景园林的平立面框架,为园林的空间形态奠定了基础,同时直观地展现设计主题;从微观层面上讲,别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变化多样的铺装形式及景观桌椅等设施串联组合搭配,结合软景苗木四季变化、景观灯光的点缀,可以完善风景园林的空间结构形态,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2风景园林工程软质景观的构建

2.1场地准备

1)清除杂物、杂草。杂草清理干净后,方可开展种草作业任务,建造成功的草坪,其景观效果和纯度都比较理想。在处理杂草时,使用人工作业的方式最佳,使用除草剂清理干净杂草以后,需要晾晒半个月后才能种草。种草以前,清理干净场地内的各种垃圾和杂物。如果植被种植区域出现厚度不足、土壤匮乏的情况,事先铺设种植土壤,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展后续施工任务。草坪、花坛、小灌木、大灌木、浅根性乔木、深根性乔木的植物生长的最小土层厚度分别为30cm、40cm、30cm、45cm、60cm、90cm,荷花为水性养殖。(2)换土。在翻土时,如果出现土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使用检验合格的种植土壤进行换土。土壤更换以后,及时碾压,使其满足相应的密实度要求,防止在沉降作用的影响下出现土层高低起伏的问题。(3)整平、施基肥及翻土。杂草和杂质清理干净以后,及时碾压地面达到密实的状态,土面找平时,使用铲高补低的方法。找平施工时,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龟背形或者是斜坡的形式,路面、路牙比边缘部位高出5cm,土层外观要做到平整、无起伏,将基肥均匀地撒到找平土层表面。在使用木屑和蘑菇肥时,将一定剂量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添加在其中,经过堆沤处理以后,才能投入使用。基肥撒完后,再次翻土,翻土深度为30cm,均匀搅拌肥料和土壤,使得肥料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

2.2水体景观的营造

1)水源与选址:确保水体有稳定可靠的水源,可利用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也可采用人工补水的方式。选址时要考虑地形条件,尽量选择地势较低处,以便于水体的汇集和流动。例如,在山地园林中,可利用山谷地形打造溪流景观;在平坦地区,可挖掘人工湖。(2)水体形式与设计:根据园林的风格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水体形式。自然式园林中,常采用蜿蜒曲折的溪流、不规则形状的湖泊等水体形式,以体现自然之美;规则式园林中,则多运用整齐的喷泉、几何形状的水池等。同时,要注重水体的深度设计,不同深度的水体适合不同的水生植物生长和水生动物栖息。(3)水质维护与生态系统构建:建立完善的水质维护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净化水质。例如,设置过滤装置去除水中杂质,利用水生植物如菖蒲、芦苇等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净化水体。同时,构建水体生态系统,投放适量的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体的清澈与活力。

3风景园林工程硬质景观的构建

3.1安装集成支撑平台及网片面板

塑石假山是硬质景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假山主次级钢结构施工结束以后,开始对网片面板进行构建。网片面板和集成支撑平台安装施工的主要内容为:向施工现场输送面板;依据施工标准来完成网片整体安装操作;对集成支撑平台进行积极的构建;使用焊接的方式将次级钢结构部位的钢筋网片配置到位,监理人员做好网片配置情况的管理工作,使其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相一致。网片检验合格后,使用全焊的方式来完成钢筋网片安装施工任务,为后续封装雕刻作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2施工工艺的规范性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硬质景观的质量。在园路铺装过程中,要保证基层平整、夯实,铺装材料铺设紧密、牢固,缝隙均匀一致。对于小品建筑的施工,要注重构件的制作精度和安装质量,如亭子的榫卯结构要连接紧密,确保建筑的整体性。

3.3软硬质景观边界线设计优化

首先,通过运用植物、地形、铺装材料的渐变过渡,使软硬质景观自然融合,减少边界的生硬感。例如,可在边界处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形成绿色缓冲带,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强生态系统多样性。其次,利用植物作为过渡带,在软硬质景观交界处种植适宜的植物,如地被植物、攀援植物等,形成绿色屏障,既能用于遮挡硬质景观,又能提升景观的层次感和生态价值。最后,通过合理设置景观小品、雕塑、座椅等,将边界线转化为景观的一部分,可增强景观艺术性和观赏性,还能为游人提供休息、观赏的空间,提升园林的实用性。

3.4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点。(1)施工单位应根据风景园林建设规模合理选择铺装材料,以便切合施工要求。(2)为确保风景园林硬质景观施工效果,相关单位应加大实地考察力度,并针对性地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便提升风景园林工程的观赏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中软硬质景观施工技术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施工工序、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全面把控。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和谐共生是创造高品质城市绿色空间的关键。通过遵循自然融合、经济性、生态保护和地域特色等原则,不仅能提升景观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还能维持生态平衡、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武涛.风景园林项目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施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乡村科技,2023,14(01):111-114.

[2]胡铁梅.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3):127-129.

[3]潘建锋.风景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的施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7):160-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