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恒瑞

中交二公局CZXZZQ-5标项目经理部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000

摘要

本文聚焦于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的路径与方法。在阐述档案管理对政工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多方面探讨了有效的路径与方法,旨在提升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的水平,推动政工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

档案管理;政工工作;路径;方法

正文

引言

政工工作是企业、单位等组织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建设、人员管理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而档案管理作为记录组织发展历程、人员信息等重要内容的工作,能够为政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对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经历、思想动态等,为政工工作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研究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的路径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档案管理对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一)提供历史依据

档案记录了组织和员工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事件、决策过程、员工的工作表现等。政工工作在制定政策、开展教育活动等方面可以参考这些历史档案,避免重复劳动,同时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使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例如,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可以参考以往类似活动的档案,了解活动的开展效果、存在的问题等,从而优化本次活动的方案。

(二)支持人员管理

档案中不仅包含员工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和培训记录,还涵盖了奖惩情况、思想汇报、考核评价等重要内容。通过系统查阅这些资料,政工部门可以全面掌握员工的成长轨迹、能力特长与思想动态,为人员选拔、岗位调整和职务晋升提供客观、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也可依据档案信息制定个性化沟通策略,增强思想引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提升政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与实际成效。

、当前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档案管理的意识,导致档案收集不及时、整理不规范等问题。在政工工作中,由于档案管理不善,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例如,在评选优秀员工时,由于档案记录不完整,无法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导致评选结果缺乏公信力。

(二)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但目前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的成本,而且在查询、利用档案时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政工工作对信息快速获取的需求。

(三)档案利用效率不高

部分政工人员对档案资源的利用存在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方法不清等问题。有的缺乏主动查阅档案的习惯,对其价值认识不足;有的不熟悉档案分类与内容结构,难以精准定位所需信息;还有的未掌握现代化查询手段,制约了档案的有效调用,致使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源处于沉睡状态,难以在政工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的路径

(一)加强档案收集与整理

要建立完善的档案收集制度,需从范围、时间、责任三个维度细化规则。在范围上,明确纳入档案的材料类型,如个人履历、考核评价、奖惩记录等关键内容;在时间上,设定定期归档与动态更新机制,确保信息实时跟进;在责任上,落实专人负责,强化监督考核,防止遗漏缺失。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应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如按人员类别、业务模块、时间顺序等进行细分,并配套编号、装订、归档流程,提升检索效率。例如,将员工档案细分为基本信息、工作业绩、培训经历、思想汇报等子项,便于政工人员根据不同需求快速定位资料,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投入,需从系统建设、数据采集、安全防护三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功能齐全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档案录入、查询、统计、借阅等模块,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其次,推进纸质档案的扫描、分类与电子化录入,确保信息完整、准确;最后,强化信息安全措施,采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防止档案泄露或篡改。通过信息化手段,不仅提升了档案调阅效率,也增强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为政工工作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支撑。

、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的方法

(一)建立档案共享机制

为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应从制度设计、技术支撑和协作机制三方面入手,推动档案共享机制落地。首先,建立跨部门档案调阅制度,明确政工部门在人员管理、思想教育等工作中对档案信息的使用权限和调阅流程;其次,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与人力资源、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数据互通,提升档案调阅效率;最后,强化部门协同机制,推动政工与人事、党建等部门定期沟通,形成信息共享、工作联动的工作格局。例如,政工部门可与人力资源部门共享员工履历、考核结果与奖惩信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开展档案分析与研究

通过对档案信息的系统分析与深度挖掘,可将其转化为服务政工工作的有力支撑。具体而言,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员工的岗位变动、绩效考核、奖惩记录等档案信息进行整理与比对,掌握员工职业发展轨迹与行为特征;二是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归纳典型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思想变化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素材;三是结合员工档案中的兴趣爱好、培训记录等信息,识别其个性化需求,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方案。

、案例分析

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在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企业加强了档案管理意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员工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资金建立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在政工工作中,通过档案信息系统,政工人员能够快速获取员工的档案信息,为人员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在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时,政工人员根据员工的档案信息,为员工制定了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和好评。

结论

档案管理对政工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但目前在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加强档案管理意识、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共享机制等路径和方法,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的水平,为政工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档案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档案管理服务政工工作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雯雯.人事档案管理的困境和优化策略[J].冶金企业文化,2025,(02):44-45.

[2]陈世琼.新时期加强企业政工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国煤炭工业,2022,(02):78-79.

[3]苏婷.加强企业政工档案管理的探析[J].现代企业文化,2024,(15):25-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