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和光伏发电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风电;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分析
正文
引言:
在当今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风电和光伏发电作为两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泛等优点。然而,由于风力和光照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使得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具有不确定性,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因此,研究风电与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策略,提高其并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风电与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迅猛。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风电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从陆地风电向海上风电拓展,风机的效率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光伏发电也凭借其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逐步提升,成本不断下降。这两种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们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有助于缓解环境压力。其次,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可在不同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再者,能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最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2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2.1功率波动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功率波动会对电网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由于其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当大规模的风电和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时,可能会导致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出现快速变化。这会影响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电网的振荡和崩溃。例如,当风力突然减弱或光照强度骤降时,发电功率下降,如果电网不能及时调整其他电源的输出或采取有效的储能措施,就会导致电网频率下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应对功率波动,电网需要具备更强的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2.2谐波问题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谐波问题,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整数倍的电流或电压分量。风电和光伏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设备,如逆变器等,是产生谐波的主要来源。谐波会导致电网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增加电网的损耗,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谐波可能会使电机发热增加、效率降低,甚至损坏电气设备。此外,风电和光伏系统的接入还可能会引起电压波动、闪变等问题,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为了提高电能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谐波治理措施和电压稳定措施。
3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分析
3.1光伏并网逆变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有机连接,电力能源有效补给的重要前提是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的相关运行规范、原则、标准一致,如二者具有相同的电流频率与相位,确保电力能源供应稳定。光伏并网逆变技术是一种利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技术,其可将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电能转化为符合电力系统规定的电流、电压、相位、频率等参数的交流电,减小电压谐波、提高输出交流电的稳定性。从结构构成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直流输入端、逆变器单元、控制电路以及交流输出端,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经直流输入端、滤波电容器、滤波变压器等设备构件进行直交转换、滤波降噪等处理后,自交流输出端输出符合电网标准的交流电。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逆变技术的核心装置,可在电力系统断电状态下启动自动保护机制,动态切换并网与离网状态,有效维持电力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在应用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技术时,应结合并网需要以及不同逆变器的类型与特点科学选择,确保追踪电压、额定输出功率等逆变器工作参数符合并网技术标准要求。
3.2光伏并网监控技术
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辐射时长、光照强度等存在较大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影响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力能源的稳定性。光伏并网监控技术是对太阳辐射情况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设备装置如电池组件、逆变器、电力设备等进行动态监测与控制的技术,其利用气象仪、辐照仪,全天候、全天时监测天气状况与太阳辐射量、光照度等参数,通过将上述数据集成传输至中央服务器中进行分析,可辅助研判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与电能输出情况;利用各类传感器以及软件系统全天候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系统内各装置设备的工作参数,可及时发现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异常,以免不符合电网频率、相位、电压的交流电输送至电力系统中,影响电力系统输配电的稳定性。
3.3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受气候条件与太阳辐射影响,光伏发电的输入与输出功率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不利于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功率传输效率与太阳能板上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有关,与负载的电子特性有关。当太阳辐射量变化时,光伏发电系统可提供的最大功率传输效率的负载曲线也随之变化。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通过对电压、电流等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分析特性曲线的逻辑关系,确定转换器在电池组件中可抽取的最大功率值,以便调整负载配合功率传输效率最高的负载曲线,进一步优化光伏发电并网工作,有效解决光伏发电系统输入输出功率改变而产生的各类问题。
4风电并网关键技术分析
4.1异步发电机组并网技术
异步发电机组是一种交流发电机组,其通过定子、转子等构件形成感应电流,有效克服输电线路增长、线路传输功率降低、电站工频过电压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异步发电机组并网技术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为直接并网技术、降压并网技术、晶闸管软并网技术等,其中,直接并网技术是在风电系统的异步发电机组输出电流、相位、频率等符合电力系统标准参数时,直接将输出电力能源输送至电力系统中,并利用空气开关等装置对并网状态加以控制,直接并网技术下异步发电机组产生的局部电流会冲击电力系统,影响电力系统输配电的稳定性;降压并网技术是在电力系统与异步发电机组中间增加电抗、电阻等装置,合理调控异步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有效控制风电系统与电力系统并网瞬间的异常高压等参数幅值,提高并网的流畅性与稳定性;晶闸管软并网技术是在电力系统与异步发电机组中间增加晶闸管与并网自动开关,自动调节并网时的电流值等电力参数幅值,提高并网过程的流畅度。
4.2同步发电机组并网技术
与异步发电机组不同,同步发电机组的转子带有磁极,可以有效节省励磁电能,提高发电机组工作效率。将同步发电机组并网技术应用到风电系统中,其定子与转子结构采用三相连接方式有效关联,可以保证风电的空载与负载运行。同时,发电机组的发电机与变频装置并联,可以动态调控输出电流、电压、频率等电力参数幅值,使其更好地契合、匹配电力系统的输配电稳定性要求。此外,同步发电机组通过变桨系统、变流系统、测风系统等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采用交流直流循环转换的作业模式,实现风电系统工作频率与电力系统工作频率的相互独立,有效规避风电并网时出现的失步等问题。
结束语: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电与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尽管目前仍面临诸多难题,但通过不断优化调度、应用储能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有望实现更稳定、高效的并网运行。未来,我们应持续探索创新,推动风电与光伏发电在能源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未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分析[J].马建雄.光源与照明,2023(09)
[2]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分析[J].施勇.科技经济市场,2023(09)
[3]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分析[J].司惠中;侍相然.中国设备工程,202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