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在煤矿皮带机中的应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杨若冰

铜川矿务局有限公司冶坪分公司 陕西铜川 727000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永磁同步电动滚筒的技术特性,接着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在煤矿强力皮带机中的应用原理,最后对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在煤矿皮带机中的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滚筒;煤矿强力皮带机;应用

正文


引言:

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凭借高效节能、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等优势,在煤矿强力皮带机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解决散热、密封、防爆等关键技术问题,其可适应煤矿井下的恶劣环境,实现驱动系统的升级换代。实践表明,该技术不仅能降低能耗与维护成本,还能提升运输系统的安全性与生产效率,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永磁同步电动滚筒的技术特性分析

1.1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永磁同步电动滚筒采用一体化设计,主要由永磁同步电机、滚筒体、行星齿轮减速器、制动装置及密封系统构成。其中,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核心驱动部件,利用永磁体产生的恒定磁场与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相互作用,实现电能向机械能的高效转换;在输出扭矩性能方面,永磁同步电动滚筒相比传统的异步电机驱动系统具有革命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更高的扭矩密度、卓越的低速/启动扭矩、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动态响应上。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对空间、效率、启动性能、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现代化输送系统(尤其是重载、长距离、频繁启停、需要调速的场合)的理想驱动解决方案。虽然初始成本较高,但其在节能降耗、提升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长期效益通常非常显著。制动装置采用电磁制动或液压制动方式,确保皮带机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停机;密封系统则采用多重密封结构,可有效抵御煤矿井下的粉尘、水汽等恶劣环境侵蚀。其工作原理为:当控制系统下达启动指令时,永磁同步电机接收变频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带动转子(永磁体)同步转动,旋转动力经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增扭后传递至滚筒体,驱动皮带机输送带运转;停机时,制动装置迅速动作,通过摩擦片与滚筒体的接触实现制动,确保运输系统安全可靠。

1.2核心技术优势

永磁同步电动滚筒的核心技术优势显著。高效节能性方面,永磁同步电机采用稀土永磁材料,无需励磁电流,功率因数可达0.95以上,效率比传统异步电机高5%-10%,在煤矿强力皮带机长期连续运行的工况下,年节电率可达15%-20%,能显著降低矿井的能耗成本。结构紧凑性上,是一种直驱动皮带的运行装置,省去了传统驱动装置的联轴器、减速器液力耦合器等部件,体积较传统驱动系统缩小40%-60%,节省了井下有限的安装空间,尤其适用于巷道狭窄的开采工作面。运行可靠性方面,采用无刷结构设计,减少了碳刷磨损等易损部件,同时密封系统达到IP65防护等级,可适应煤矿井下高湿、多尘的环境,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达8000小时以上,远高于传统驱动装置。调速性能优异,搭配矢量控制变频系统,可实现0-50Hz范围内的平滑调速,调速精度达±0.5%,能根据原煤运输量的变化实时调整皮带机运行速度,避免“大马拉小车”的能源浪费,同时减少输送带的空载磨损。

2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在煤矿强力皮带机中的应用原理分析

2.1驱动系统适配性分析

煤矿强力皮带机通常用于长距离、大运量的原煤运输,要求驱动装置具备高初始扭矩、宽调速范围及强过载能力。永磁同步电动滚筒通过优化电机设计与减速比匹配,可满足单机功率18.5kW-710kW、输送带速度1m/s-5m/s的工况需求,适配带宽800mm-2000mm的强力皮带机。在多滚筒驱动配置中,采用主从控制策略:主滚筒接收速度给定信号,从滚筒根据张力传感器反馈的输送带张力进行扭矩跟随,确保各驱动滚筒负载分配均匀,避免输送带因受力不均产生打滑或撕裂。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可使各滚筒输出扭矩偏差控制在±3%以内,显著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2.2控制系统集成方案

永磁同步电动滚筒与煤矿自动化系统的集成采用工业以太网与Profibus-DP总线结合的方式。底层设备层中,电动滚筒内置温度、振动、转速等传感器,实时采集运行参数,并通过总线传输至本地控制柜。控制层采用PLC作为主控制器,结合变频调速系统实现对电动滚筒的启停、调速及制动控制,同时具备过载、过流、超温等保护功能。监控层通过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实现远程监控,操作人员可在地面调度中心查看电动滚筒的运行状态、历史曲线及故障报警信息,实现无人值守。此外,系统具备智能诊断功能,通过分析电机电流、振动频谱等数据,可提前预警轴承磨损、齿轮啮合不良等潜在故障,为计划性维护提供依据。

3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在煤矿强力皮带机中的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分析

3.1散热与密封技术

煤矿井下环境温度高(通常30℃-40℃)、粉尘浓度大,电动滚筒的散热与密封是确保其可靠运行的关键。针对散热问题,采用热管式散热片与滚筒体一体化设计,利用输送带运转时的气流强化散热,同时在电机定子绕组内嵌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超过130℃时自动降额运行,避免过热损坏。在密封方面,滚筒两端采用“双唇骨架油封+O型圈+迷宫式密封”的组合结构,阻止粉尘与水汽侵入;电机引线出口采用防爆密封格兰头,满足煤矿ExdⅠ级防爆要求。采用该方案后,电动滚筒在连续长时间运行中,电机绕组温度能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密封性能可保持良好状态。

3.2启动与制动控制

强力皮带机满载启动时,输送带张力可达数千牛,若启动方式不当易导致输送带拉伸变形。永磁同步电动滚筒采用矢量控制下的S型曲线启动,通过设置0-10s的加速时间,使扭矩缓慢提升,降低启动冲击;制动时采用能耗制动与机械制动相结合的方式,先通过变频系统将电机转速降至5Hz以下,再触发机械制动,减少制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与刹车片磨损。针对断电等紧急情况,系统配备备用电源,确保制动装置可靠动作,防止输送带因惯性滑行引发安全事故。

3.3防爆与抗干扰设计

煤矿井下存在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电动滚筒需满足防爆要求。在防爆结构上,电机外壳采用铸钢材料,经水压试验(1.5倍工作压力)确保无渗漏;接线腔采用隔爆接合面,间隙不大于0.2mm,长度不小于12.5mm。抗干扰措施方面,变频系统采用电抗器与滤波器抑制谐波,减少对矿井通信系统的干扰;控制线路采用屏蔽电缆,接地电阻小于4Ω,避免电磁辐射影响其他设备。

结束语:

未来,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提升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将向更高功率(1000kW以上)、更精准的负载分配、无线状态监测等方向发展,进一步满足现代化煤矿的高产高效需求,为煤矿运输设备的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煤矿带式输送机永磁同步电机变频驱动技术与传统驱动技术的比较应用[J].申立纲.矿业装备,2023(12)

[2]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中永磁电机驱动的应用探讨[J].樊哲.机械管理开发,2023(04)

[3]永磁电机技术在皮带机驱动系统改造中的应用.来寅龙.能源与节能,2021(11)

[4]低速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变频驱动系统在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J].刘超.石化技术,2020(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