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信息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信息化
正文
引言
近年来,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建设目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调节气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重要功能。城市绿地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景观风貌、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生态需求升级,人口和各类资源进一步集聚,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多样化、便利性、美观性、低碳化等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1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目前,城市园林建设的响应程度越来越高,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各地纷纷兴起绿化建设浪潮,由于园林绿化的建设中耗费巨大,因此一次性建设达标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然而,植物在生长初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园林工程中,园林景观的形成取决于植物的生长趋势能否达到设计效果,因此,在施工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达到设计效果的核心。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是一项复杂且耗费巨大的工程,涉及土壤改良、植物选择、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然而,尽管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令人瞩目,但在植物生长初期,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则愈加突出。由于植物在生长初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干旱、养分贫瘠的城市环境中,许多植物的成活率普遍偏低。如果缺乏科学养护,不仅难以实现景观设计预期,更会导致前期投入严重浪费。因此,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期,精准的养护和科学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城市绿化养护数据库建设
2.1空间基础数据库
电子地图数据通过远程接口调用方式使用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供的在线地图数据服务,包括矢量电子地图数据服务、影像电子地图数据服务。
2.2园林基础数据库
2.2.1编码设计
为了更精细化管理,能与其它系统进行快速对接、数据共享,在园林养护管理网格基础上,对市管行道树、市管绿地赋予编码。市管行道树编码采用3层17位层次码结构。由所在区(县)级的行政编码、管理权属代码以及行道树顺序码构成:所在区(县)级的行政编码是6位市辖区(县)码;管理权属代码分“SGXDS”和“QGXDS”;6位行道树顺序码按所在区(县)内市管道路区域行道树排列顺序顺编。市管绿地编码采用3层16位层次码结构。由所在区(县)级的行政编码、管理权属代码以及绿地顺序码构成:所在区(县)级的行政编码是6位市辖区(县)码;管理权属代码分“SGLD”和“QGLD”;6位绿地顺序码按所在区(县)内市管道路区域绿地排列顺序顺编。
2.2.2园林基础数据库建设
园林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内容包含市管行道树、市管绿地数据采集建库,数据生产技术路线:(1)根据本次园林基础数据建设特点,采用汽车搭载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景相机对市管道路区域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取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和街道范围的全景照片。为保证点云数据质量和减少照片中的遮挡物,采用非高峰期车辆往返测量的方式进行外业采集,采集过程中车辆行驶速度保持在30~50km/h,激光扫描仪按照55万点/秒频率采集点云,全景相机按预设1秒时间间隔自动拍摄。(2)基于外业采集的三维激光点云成果和全景像片进行数据解算,对建设范围内市管行道树、市管绿地进行普查及更新修测。经过质检合格的数据,按照设计的标准数据格式要求进行编辑入库。园林基础数据库中绿地530万m2、行道树10.4万棵。
2.3业务数据库建设
制定养护权属等数据的数据规范,并设计相应的数据模板;建设单位根据数据规范和模板收集源数据,汇总后提供给承建单位;承建单位对源数据内容、数据项、格式等是否达到要求进行检查,并将数据处理加工后提交建设单位审核;审核通过的数据按规范录入数据库;入库的业务基础数据,按展示要求发布到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中。
3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建设
3.1系统技术路线
以城市绿化养护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科学、规范的业务模型,利用多种技术建设能对园林绿化养护、巡查、签证、考核、植物保护、应急抢险、古树名木、移植审批等业务进行管理、监督的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和园林养护APP,系统技术路线。(1)基本数据梳理获取:对于矢量电子地图和影像电子地图,通过远程调用的方式,对于市管绿地、市管行道树数据,通过内外业结合的方式获取;对于养护权属、养护方案、植物保护数据,通过向业主进行调研、收集获取。(2)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地理空间数据使用GIS相关软件处理,普查的文本信息处理后存储在Oracle数据库。(3)管理监督办法的研究与支持:梳理园林养护业务现状之间的协同关系,建立业务模型,对园林养护、应急抢险、古树名木、移植审批进行管理和监督。(4)管理决策支持手段的实现:在建立了规范化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和园林养护APP。(5)资源申请与系统部署:系统开发、测试完成后,申请服务器资源,将系统部署在服务器上,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系统进行试用。(6)系统运维与技术支持:系统在正常运行阶段,采用多种运维模式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如实时技术支持、热线电话服务、现场支持、定期巡检服务等,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快速解决。
3.2系统功能
1)园林养护子系统包含养护公司管理、养护清单管理、养护计划、养护作业/签证、养护移交、养护巡检、植物保护等功能。该子系统用于日常养护业务的管理,制定月度、季度、年度养护计划,统计各养护公司的养护作业量,对养护公司进行考核。(2)应急抢险子系统包含应急抢险指挥中心、灾情统计、应急上报等功能,用于应急灾情的指挥管理。(3)移植审批子系统主要用于施工管理、执法管理等信息发布,各相关部门可查看相关的移植审批信息。(4)古树名木子系统包含基本信息维护、文化历史管理、养护信息管理、巡查信息、专题图、古树名木统计等功能,为古树名木建立档案,包括树木的生长位置、品种、外观照片、年龄等资料。5)园林养护APP包含病虫害上报、灾情上报、巡视问题上报等功能,用于上报各类信息至系统中,便于养护公司合理安排人员处理。
结束语
城市绿化养护数据库的建设将每一块绿地、每一棵行道树都分配到对应的社会化养护公司,明确养护责任,避免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使得园林基础数据突破空间距离的束缚,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养护作业效率。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实现从传统管理到数字化管理的转变,对园林养护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加强了园林养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助力城市园林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王兆辰。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地形设计实践研究[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4,(8):6-13.
[2]王兆辰,舒斌龙,孙明峰。行业信息化趋势的下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应用价值思考[J]。中国园林,2021,(S1):191-195.
[3]吕校石.园林养护中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信息化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12):153.
[4]刘文雅,岳安志,季珏,等.基于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的GF-2影像城市绿地提取[J].国土资源遥感,2020,(02),124-133.
[5]蓝增全.城市绿化树种信息系统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4):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