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陈兴

211022198412057391

摘要

本文聚焦于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深入探讨了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的重要性,阐述了其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详细介绍了协同施工的关键环节,包括前期的设计协同、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以及后期的质量控制等。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表明,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装配式机电安装;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施工效率;工程质量

正文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主流趋势。装配式机电安装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建筑结构的协同施工技术显得尤为关键。传统的施工方式往往存在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施工脱节的问题,导致施工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成本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而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能够打破这种界限,实现两者在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通过协同施工,可以提前规划和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安排资源,从而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的重要性

1.提高施工效率

在传统施工模式下,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施工通常是分开进行的,这就容易出现施工顺序混乱、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而采用协同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机电安装的需求,将两者的施工计划进行统筹安排。例如,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预留好机电管线的孔洞和位置,避免了后期二次开凿,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通过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实现各工序的紧密衔接,减少了窝工现象,从而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2.保证工程质量

协同施工技术强调在设计阶段就对机电安装和建筑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这样可以避免因设计冲突而导致的施工问题,如机电管线与建筑结构构件相互碰撞等。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体系,对机电安装和建筑结构施工进行同步监督和检查。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机电预埋管线进行检查,确保其位置准确、固定牢固,从而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3.降低成本

协同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返工。由于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两者的协同性,避免了后期因设计不合理而进行的修改,降低了变更成本。通过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工和设备的闲置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材料利用也有助于降低材料成本,从而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的关键环节

1.设计协同

设计协同是协同施工的基础。在建筑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机电设计人员和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就应密切配合。机电设计人员要向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提供详细的机电系统需求,包括管线走向、设备位置、荷载要求等。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则根据这些需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合理预留孔洞、预埋构件等。例如,对于大型机电设备的基础,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就要考虑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设备安装后能够安全运行。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对机电安装和建筑结构进行虚拟模拟,提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

2.施工组织协调

施工组织协调是协同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施工管理团队,负责机电安装和建筑结构施工的协调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例如,在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阶段时,及时安排机电安装人员进行预埋管线的施工,确保两者的施工进度同步。加强施工现场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各施工班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协同施工的核心。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对机电安装和建筑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在材料和构配件的采购环节,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督,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例如,在机电管线连接时,要检查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密封是否良好。对于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要进行重点检查和验收,如建筑结构的基础施工和机电管线的预埋等。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的工程质量。

三、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的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

某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项目机电系统高度集成,涵盖给排水、电气、智能控制、通风空调及消防等多个复杂子系统,管线密集、安装精度要求高。为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并保障工程质量,项目全面推行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深化设计,实现机电模块在工厂预制、现场精准装配,有效减少交叉作业与返工现象。同时,结构与机电同步施工,优化工序衔接,显著提升施工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确保工程安全、绿色、高效推进。

2.协同施工过程

在设计阶段,机电设计团队和建筑结构设计团队利用BIM技术进行协同设计。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机电管线和建筑结构进行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并解决了50多处设计冲突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了统一的施工管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根据计划,在建筑结构施工的同步进行机电管线的预埋和设备基础的施工。例如,在主体结构施工到第二层时,机电安装人员开始进行第一层的机电管线敷设,确保了施工进度的同步性。加强了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

3.效果评估

通过采用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该项目实现了设计、生产、安装一体化管理。施工工期比原计划缩短了20%,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大幅提前了项目交付时间。预制构件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精准拼装,有效减少了返工和浪费,工程质量稳定可靠。竣工验收结果显示,机电系统运行平稳,建筑结构安全合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标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人工依赖和材料损耗,工程总成本降低15%,显著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结语

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该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协同、施工组织协调和质量控制是协同施工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统一的设计和管理体系,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目前装配式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协同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够完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等。未来,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推动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楚洋洋,莫军,郭泽,等.装配式建筑中电气安装技术与施工协同机制研究[J].安装,2025,(09):56-57.

[2]李泽昌.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5,(15):150-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