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
摘要
关键词
BIM技术;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成本管理
正文
引言:市政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建设过程涉及众多环节和复杂因素,工程造价的控制难度较大。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往往依赖于静态的数据和人工计算,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造价控制滞后,容易出现超预算等问题。BIM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的信息管理工具,能够集成各种建筑信息,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将BIM技术应用于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中,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的不足,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BIM技术概述
1.BIM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一种基于数字化三维模型的综合管理系统。该模型集成了建筑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全过程的各种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功能信息等。BIM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建立一个包含所有相关信息的三维模型,各个参与方可以在这个模型上进行数据的输入、查询、分析和修改,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例如,设计师可以在模型中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模型进行施工进度的模拟和优化,造价人员可以从模型中提取准确的工程量信息进行造价计算。
2.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特点。它将传统的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使项目各参与方能够直观地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和冲突。例如,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阶段,通过BIM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管廊内部各种管线的布局和走向,避免管线碰撞等问题。BIM技术具有协同性。不同专业的人员可以在同一个模型上进行工作,实时共享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BIM技术还具有模拟性,能够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运营维护等进行模拟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BIM技术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工具,通过BIM模型实现了工程造价的精准估算和动态控制。在国内,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BIM技术的应用。一些大型建筑项目已经开始采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用范围不够广泛、标准规范不够完善等。
二、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问题
1.市政综合管廊的特点和造价构成
市政综合管廊具有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涉及专业多等特点。其造价构成主要包括土建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土建工程费用主要包括管廊主体结构的建设费用,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安装工程费用包括各种管线的安装和调试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主要是指管廊内的监控设备、通风设备等的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土地征用费、勘察设计费等。
2.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在市政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及不足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主要采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两种方式。在市政综合管廊项目中,这些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定额计价方式依赖于政府发布的定额标准,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化,导致造价估算不准确。传统方法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纸质图纸和文档,信息更新不及时,容易出现信息误差。
3.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必要性
市政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必要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因素如设计变更、市场价格波动、施工条件变化等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变化进行监控和调整,就容易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通过实施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可以实时掌握项目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顺利完成。
三、基于BIM技术的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方法
1.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应用
在市政综合管廊决策阶段,BIM技术可以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建立BIM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管廊的选址、走向等进行模拟分析,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BIM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估算项目的工程造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经济依据。造价人员可以从BIM模型中提取工程量信息,结合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准确的造价估算,避免传统方法中估算误差较大的问题。
2.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应用
在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和造价的有效控制。设计师可以利用BIM模型进行多方案比选,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结构分析、能耗分析等,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同时降低工程造价。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与造价的协同工作。造价人员可以实时从BIM模型中获取设计变更信息,及时调整造价估算,避免因设计变更导致的造价失控。
3.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和运营阶段的造价控制应用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进度和成本的动态管理。通过建立施工进度BIM模型,将进度计划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可以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结合BIM模型和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在运营阶段,BIM技术可以为管廊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支持。通过建立运营维护BIM模型,记录管廊的设备信息、维护记录等,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结语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BIM技术,能够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有效提高造价估算的准确性,减少变更带来的成本增加,为市政综合管廊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在决策阶段,BIM技术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造价估算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设计阶段,实现了设计方案的优化和造价的协同控制;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实现了进度和成本的动态管理以及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然而,目前BIM技术在我国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用标准不够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为了进一步推广BIM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培养专业的BIM技术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未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胜利.基于BIM技术的市政综合管廊设计研究[J].甘肃科技,2024,40(05):85-88.
[2]薛延丰.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阶段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9):10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