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抚育间伐措施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梦

陕西意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意义,接着分析了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抚育间伐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措施

正文


引言:

森林培育过程中有效的抚育间伐能够完善林分,保证森林资源发展质量,保障生态平衡,通过有效的手段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结合在一起,来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森林保护中,抚育间伐直接运用在林木中,和环境相匹配,并且影响林木的生长。我国在这一方面的使用历史悠久,在宋代就有记载,抚育间伐是从森林到森林主伐之间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调整森林资源,实现森林的速生、优质和丰产。

1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意义

1.1改善林区林种结构

改善林种结构是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首要意义。在以往的林区培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森林结构的调整难度往往较大,林区工作人员很难及时有效地突出其主导林木类型,导致林区当中不同形态树种的生长过程出现了竞争和冲突,不利于林区专项树木生长发展和进步。通过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地突出林区重点和主导林木类别,使林区经营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实现林区的持续性发展。

1.2优化植被生长环境

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还能针对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低矮灌木以及次要林木进行及时采伐,减少林木生长环境当中对空间、光照和养分等关键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林区土壤整体肥力,同时也能够实现林木生长繁育预定目标,促进林区树种栽植工作水平的不断进步。

1.3构建良好生态循环

依托抚育间伐工作能够减少受害林木对林区整体生长情况产生的影响,提升林区树木生长健康程度,进一步强化林区生态多样性,在森林内部构建更为良好的生态发展循环,提升森林内部林木对极端气候乃至病虫害现象的抵御和抗衡能力。

1.4加快林木生长效率

生长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林种结构的不断优化能够让森林内部林木生长效率不断提升,加强林木成材率,使林业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2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抚育间伐措施分析

2.1对抚育间伐范围进行确定

在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时,应按照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间伐方式。以经济效益为导向,通常采用间伐补植的方式,以保证林木生长与森林培育的平衡。当森林中存在着一些杂木时,需要对杂木进行清除,从而为其他树种的生长提供空间。遵循采劣留优、采弱留壮、采密留稀、强度合理、保护幼苗幼树及兼顾林木分布均匀原则根据森林发育阶段、培育目标和森林生长发育与演替规律,确定采伐方式进行

1疏伐对于郁闭度为郁闭度 0.8 以上的中龄林、幼龄林天然、飞播等起源的第一个龄级,林分出现团块丛生,总体郁闭度 0.7 以上,团块内林木间对光、空间等开始产生比较激烈的竞争选择疏伐

2)生长伐:对于立地条件良好、郁闭度 0.8 以上,进行林木分类或分级后,目标树、辅助树或Ⅰ级木、Ⅱ级木株数分布均匀的林分;复层林上层郁闭度 0.7 以上,下层目的树种株数较多、且分布均匀或者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 15%的林分采用生长伐

3)卫生伐:对于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遭受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风倒雪压等自然灾害危害,受害株数占林木总株数的 10%以采用卫生伐

4)补植: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采用补植:1)人工林郁闭成林后的第一个龄级,目的树种、辅助树种的幼苗幼树保存率小于 80 %;2郁闭成林后的第二个龄级及以后各龄级,郁闭度小于 0.5;3卫生伐后,郁闭度小于 0.5 的;4含有大于 25 m²林中空地的;5立地条件良好、符合经营目标的目的树种株数少的乔木林地

符合其他条件也可以采用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割灌除草等抚育措施

在进行间伐时,应根据林地面积、林木数量、空间位置等确定间伐方式。根据地形地势、树木数量以及抚育间伐强度等因素来确定间伐木位置。对于林地面积较大,且林木数量较多的林地,应在其主要生长方向上进行间伐;对于林地面积较小或者林木数量较少的林地,可以将间伐范围适当扩大。此外,还应注意对抚育间伐强度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间伐木的间距不得超过10m;对于面积较大且分布比较均匀的林分,可以适当放宽间距。在确定间伐木位置时,应注意尽量不要破坏原有树木和植被。在采伐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地确定间伐木数量和位置。为了保证间伐木的存活率与稳定性,在对林木进行间伐时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2.2选择科学的间伐方式

为了有效地提高森林抚育间伐的效率,应选择科学的间伐方式,通常情况下,采用择伐、间伐结合以及更新造林等方式。首先,择伐。在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时,应先选择间伐木,然后在该木材上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砍伐,一般在2a后再对树木进行砍伐。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森林生长的密度和范围,从而有效地促进森林的健康生长。其次,间伐。在对森林进行间伐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伐木,然后将树木伐倒并进行处理。但是,对于那些密度较大、生长速度较快、分布不均匀以及容易受病虫害威胁的林木不建议采取间伐方法。如果间伐木密度太大、分布不均匀或者容易受病虫害威胁时,就必须进行及时处理。最后,更新造林。在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时,可采用更新造林的方法。其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将伐倒木砍伐掉,并将其分布均匀;第二步,在伐倒木上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栽植;第三步,对苗木进行浇水处理,并对树木进行合理地修剪;第四步,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定期检查;第五步,对树木进行修枝处理。通常情况下,林木间伐后的高度是50~70cm左右,密度较大或生长较快的林木可适当提高间伐木的密度;第六步,将间伐木中多余的苗木清理掉;第七步,在苗木上选择合适的位置栽植幼苗。

2.3加强抚育间伐管理

抚育间伐前,应做好伐区调查,详细记录调查数据,并绘制伐区图。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伐区类型,并根据伐区类型选择合适的间伐方式。合理规划间伐路线。在对林木进行抚育间伐时,要以直线为主,尽量避免迂回曲折等情况。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路线,以减少间伐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加强抚育间伐监督管理。为了确保森林抚育间伐的质量和效率,应加强对森林抚育间伐的监督管理。在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操作,并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意见。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时,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间伐效率和质量。如:利用红外线探照灯对林分中的暗穴进行探照;利用太阳能对被抚育林木进行补植;利用无人机在空中对林木生长状况进行观测等。

2.4强化抚育间伐技术管理

开展抚育间伐,需要强化技术管理,为森林培育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升抚育间伐的质量。在进行抚育间伐时,需要强化技术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首先,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开展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在实施抚育间伐工作时,需要先确定采伐对象以及采伐强度,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伐计划。同时,还需要保证采伐强度能够满足间伐要求。其次,要做好采伐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林业资源、林业发展状况等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伐设计方案,同时还需要确保采伐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实际发展需求。在实施抚育间伐时,需要强化监督工作,通过监督确保采伐工作顺利开展。在开展森林抚育间伐时,还需要强化技术管理措施的应用。在进行抚育间伐工作时,需要做好伐区清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伐区规划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伐区设计方案开展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可以提升林业工程建设水平。在进行伐区设计时,可以参考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土壤等内容选择适当的森林区域作为作业区域。在伐区作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天气、地形以及气候等因素确定作业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森林资源的保护备受重视,我国越发重视林木的抚育间伐工作,关于这一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但是实际工作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阻碍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为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抚育工作能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保证。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方面工作,解决抚育间伐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抚育工作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抚育间伐措施[J].何佩佩.新农业,2022(22)

[2]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辛乐;何晓波;张德可.现代农业科技,2023(04)

[3]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郑芹.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03)

[4]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霍连发.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