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的设计计算
摘要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设计;计算
正文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泄水建筑物是水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泄洪、发电、灌溉、供水等多种功能,关系到整个水库的安全运行。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泄水建筑物的类型越来越多,根据泄水建筑物的作用、特性以及工作条件等,可分为拦河闸、溢洪道和泄水闸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泄水建筑物其设计计算方法也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泄水建筑物进行科学设计,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
1工程概况
乌恰县康苏水库是克孜河流系中的一条重要的河流,它既能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又能满足生产需要。本项目选择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康苏镇,总长度为63.1 km,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78km2,年均径流348,800m3,是一个典型的典型流域,在流域尺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康苏水库上坝线的正常水位为2520.2m,对应为800万m3、死水位2514m,死库容560万m3,调节库容240万m3,总库容977万m3。康苏水库作为一座控制性工程,担负着为工业园区提供水源的重任,既能解决灌溉用水紧张的矛盾,又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
图1康苏河各主要引水口及水文计算断面分布示意图
2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的设计计算分析
本项目拟采取左岸泄水泄沙隧道与右岸泄洪洞的组合泄流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确保坝体的正常建设,根据库水特点,采取一次截流、隧道导流的施工导流方案。针对坝前洪峰流量大、年径流量小、水库利用率高、常年冲砂运行的特点,本项目提出了以洪水冲砂为目的,对导流洞进行改造后,既具有泄洪放空冲沙能力,又能利用导流洞进行冲沙放空,节约工程投资。
2.1导流泄洪冲沙放空隧洞
导流、泄洪冲沙泄洪隧洞是该工程的主要泄水结构,它的前身是工程引水隧洞,具有泄洪冲沙和泄洪泄库的作用。隧道轴线的布置应考虑的问题有:隧道的最小覆盖层厚度、与大坝的相对位置、泄洪洞的消能量、施工数量等。这一次使用了带压的小孔调节流量。进水口为岸塔布局,如果所有的检修工作闸门都设在进水口,没有压力的洞型,由于水流的速度很快,没有压力的洞型不能拐弯,没有压力的洞型有很大的截面,会增加工程成本。如果采取前向下压、中间设工作竖井的方案,即把闸门井放在左坝肩,造成坝肩高边坡的开挖,扩大了无压洞的长度,使洞口处于崩积体内。通过综合对比,提出了一种新的岸塔布置方案,即在洞口设检修闸、出水口设工作闸的环形有压隧道,施工工作量较小。
2.2出口消能段
闸井后方是明渠漫溢式陡边坡,多数位于强风化基岩的上方,横截面形状呈长方形,散布角度11.77度,端部宽度20.0 m,坡度比为1:3.5;后接强风化的消力池,水池长度40m,深度4.5m,尾部设有差动尾坎。为避免消力池底板被冲刷,在出水口河床处有很厚的覆盖层,采用25.0m的短砼护坡、57.47m的砼护坡。同时,它还担负着水库的泄沙作用,在洪水来临的时候,要优先打开这个隧道,把淤积物集中排出,在非汛期,库水位仍维持在正常水位2520.20m的水平,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运行期间的水沙监测数据,科学地制定冲沙调度方案,调度图如图2,并对其进行周期性的冲沙,以确保隧洞入口前的冲沙工作,以降低水库的泥沙淤积,保障大坝的安全与正常使用效益。
图2水库调度图
2.3冲沙防沙设计
康苏河泥沙含量高,对水库的冲沙防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水文数据并参考新疆同类工程经验,提出了“蓄清排浑”的冲沙方式,即在洪季有充足的产流条件下,在保证导流能力的基础上,配合泄水冲沙,这段时间河道含沙量大,库区泥沙多发生在汛期;但在枯水期,由于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很低,因此,该河段的径流以工业用水为主。在该工程中,导流洞左岸设置了一座直径5.0m、进水口为2480.0m的有压环形隧道,该隧道采用了汛期泄洪和冲沙措施。在汛期特大洪水来临时,为保证泥沙的安全,应优先打开泄洪洪洞,以满足泥沙冲刷的需要。
2.4水力设计
本隧道在设计初期以导流为主,按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46m3/s,按工程导流要求进行。根据当地的地形和地质情况,确定了该隧道进口段的河床面高程为2480.0 m,该工程的进水底板高程2480.0 m,当时的10年一遇洪水标准146m3/s,导流所需最小洞径为3.7 m,围堰顶高程2489.0 m,围堰高程合理。针对坝前洪峰流量大、年径流量小、水库利用率高、常年冲砂运行的特点,本项目提出了以洪水冲砂为目的,对导流洞进行改造,使其具备泄洪放空冲砂能力,并利用导流洞进行冲沙放空,节约工程投资。以泄洪洞的冲沙量为320m3/s为目标,设计了隧道内径5.0m;根据隧道的地形和地质情况,确定了隧道出口处的高程为2473.90m,隧道的纵向坡度为2.23%;该泄洪洞的水力设计重点是对其泄流能力、测压管水头、泄泄量和泄气量的计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
2.4.1泄流能力计算
1)库水水位在2487.50m及以上时,是一种有压力的隧道,它的泄水量是通过工作闸门的孔口来控制的,它的泄流容量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计算:
其中:ω是隧道出水口截面面积;T0---是上游水位与隧道出水口水位差 T和上游水流速度水头的总和,取 T=T0;Hp---是隧道出水口的平均单位势能, hp=0.5 a+ p/γ,其中, a是出水口高, p/gamma是出水口截面的单位压力能,其中 P/γ=0.5 a;μ---表示流速因子,公式中: zeta i—是当地的能量损耗系数,对应于其上的流速ω i;l-为隧道的一部分,对应的断面面积,水力半径,谢才系数为ω i,谢才系数为 Ci。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部分的局部水头损失和沿程损耗系数的计算,得出了导流、排沙、排沙的泄流系数μ=0.6773,对应于设计洪水位2520.20m时的泄流速度为320m3/s;在校核洪水水位2524.12m的情况下,排出的水量为335.5m3/s。如图3:
图3 康苏水库上坝线调洪图(P=2%)
2)计算有压力的溶洞段压坡线(压力管道的水头)。为确保有压洞室沿洞顶处有一道正压(不少于2m水柱),以防止空化,也可为隧道衬砌设计提供参考,需通过对洞内测压管进行测量,并画出相应的压坡线。有压洞体的最小承压力为3.35m,可满足洞顶2.0m的设计要求。
3)通气量计算
泄洪隧洞的事故检修门后应设置通气孔,以便在正常泄流、充水、放空等情况下担负充气和排气作用。通气孔面积估算公式:
式中ω--闸门后管道断面面积;υω--闸门孔口处流速;υa--通气管允许风速,取40m/s。
计算得,门后通气孔面积0.88m2,设2根直径D=0.8m通气管。
4)抗蚀计算
水流空化数按下式计算:
Ha—10.33-Z/900;式中h0---计算断面上的压力水头;ha---计算断面大气压力水头;hv---水的饱和蒸汽压力;V2/2g---计算断面的流速水头;Z---当地海拔高度。选取3个断面,按隧洞规范,不同工况计算水流空化系数为1.05~1.77,而本工程初生空化系数查防空蚀规范及有关资料为0.7,故该导流泄洪隧洞不会发生空蚀破坏。
5)出口消能计算
第一,消能形式选择。根据水力学分析,天然条件下,大坝下游水位总体偏低,变化幅度大,很难形成稳定的地表径流和斗流;由于河道及两岸岸坡的地质状况,采用挑流消能方式,很难确保左岸及下游河道的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该工程中,建议采用底流消能型式,最大单宽流量为12.55m3/s。
第二,消能计算。泄沙洞的泄沙孔是一种由冲洪积(Q3al)卵石和卵石组成的夹块石结构,容许抗冲流速约0.55 m/s,总体抗冲蚀性能不佳。消能工作为一种重要的消能措施,其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地降低泄流能,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从而保证建筑物基础及河岸边坡不受侵蚀。该项目采用20年一遇洪峰流量251m3/s的消能防冲方案。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底部流消能方案。水跃收缩水深计算公式:
式中:以下游河床为基准面的上游总能头;收缩断面水深(m);q—过闸单宽流量(m3/s/m)
流速系数,取0.95;
2.5溢洪洞
在可研阶段,针对溢洪隧洞布置,采用正堰泄洪洞和侧堰溢洪洞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确定正堰溢洪洞比侧堰溢洪洞投资低518.30万元,并推荐正堰泄洪洞,该工程拟采取正堰泄洪洞布局型式,平板门控制,堰型选用具有较大过流能力的 WES实用堰。
2.5.1结构布置
溢洪隧洞是该工程的主要泄流结构,它坐落在坝体的右岸,具有很强的抗冲能力。可研方案选定的溢流隧道轴线为平面内1个弯道,圆心角44.54度,转弯半径60。按SL279-2002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3.1.12中的“大流量无压力隧道不得设弯曲断面”的规定。对于大流量的有压隧道,在设曲线断面的情况下,应通过实验来确定其曲率半径及转角。”本项目的溢流隧道最大流量为18.90 m/s,属于高速、无压力的隧道,按照规范要求,尽可能地避免设置弯道。在本项目中,隧道的轴线布置以最小的围岩厚度、与坝体的位置关系、出口消能和工程量为重点,平面上的布置采用直线,采用无压洞来调整水流。泄洪洞采用平面门控型,堰型选用 WES实用堰,堰面高度2514.20 m,孔数×宽×高2×5.5×6m,最大泄水量675m3/s。泄洪洞包括进水道段,入口控制段,无压力隧道段,出水消力池段,总长度为520.43m。
2.5.2泄洪洞部分
泄洪洞全长368.06m,坡度1:50,是一座城门洞形的隧道,隧道穿过侏罗系下统下组砾石夹砂,在新鲜岩层中穿行。泄洪洞进水口为28.0m,底部由13.0m缩小到8.0m,洞高8.51m,塌落度5.13度,局部地段为 IV级,局部地段为 III级,地段为1.5-0.8m,由C35混凝土衬砌。出水口位置为Y0+342.30 m~Y0+366.30 m,洞口宽度由8.0 m扩展到10.0 m,洞高8.51 m,漫射角2.39°,围岩等级 III级,用C35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0.8-1.5 m;桩号YH0+366.30后,以1:4的坡度连接至2491.50m,其后16.46m为一平坡,洞高8.51m-11.41m,以1.5m厚的C35混凝土衬砌;中央泄洪洞底部为8.0m,洞高8.51m,其中 IV级围岩部分为厚1.0 m的C35混凝土衬砌;III级围岩段顶板为C20砼挂网喷浆,喷C20砼0.2 m,挂网钢筋φ8@150x150,直墙断面为0.8 m厚的C35砼衬砌。
2.5.3出口消力池段
泄洪洞的出水处连接在一块大石头上的消力池,该消力池全长40.0 m,在洞中16.46 m,在洞外的地方有23.54 m,在外面的一些地方有一个梯形的断面,它的漫射角为12.0度,它的末端宽20.0 m,池深4.0 m,底板高程2491.50 m,消力池底板厚2.5 m,底板设φ25锚杆,锚杆长6.0 m,间、排距3.0 m,梅花形布置。鉴于消能池的出水处直接面对天然冲沟,虽然通过消能池的水可以抵消掉大部分的能量,但是消能池的出水处直接面对着对面的山体,如果不加以治理,将有可能导致滑坡失稳,因此,本项目拟在消能池后增设消力塘,实现二次消能,消能后的水通过消力池流入下游河道。
3结语:
综上,泄水建筑物的设计计算,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进行,并对枢纽布置、结构分析、水力学计算、稳定计算、强度计算、抗震计算及结构设计等进行综合分析,使设计的建筑物能够满足工程安全需要和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张培峰.水利工程中坝体建筑加固设计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5):291.
[2]古委.水库泄水建筑物泄洪消能设计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3):92-93+106.
[3]曹志真.水利工程中水库溢洪道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7(24):115+117.
[4]邓文强.分析水利工程河岸溢洪道的设计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34):296-297.
[5]宋景峰.坝体泄水建筑物水力学模型试验及其稳定性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3):9-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