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的高职《CAD/CAM应用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BOPPPS;CAD/CAM应用技术;混合式教学
正文
一、 BOPPPS模型概述
(一) 模型基本构成
BOPPPS模型是一种全面且系统的教学设计框架,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领域。该模型的基本构成包括六个主要部分:桥接(Bridging)、目标(Objectives)、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Participation)、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在BOPPPS模型中,桥接阶段的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将他们现有的知识与新的课程内容相连接。目标阶段则是明确地向学生介绍课程目标,帮助他们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前测阶段涉及评估学生在课程开始前的知识水平,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在参与阶段,教师通过各种互动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后测阶段则用于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最后的总结阶段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 教学设计中的优势
BOPPPS模型在教学设计中具有多个优势。首先,它的全面性确保了教学活动的连贯性,从课程的开始到结束都有明确的结构。其次,该模型的灵活性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此外,模型中对参与和互动的强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从而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前测和后测的设计,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发现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后测结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BOPPPS模型是提升高职《CAD/CAM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工具。通过该模型的实施,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执行教学计划,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效。
二、 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与挑战
(一) 混合式教学的特点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结合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现代在线教学的方法,在高职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主要特点包括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性和便捷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习惯进行学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支持;以及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线上互动和线下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二) 混合式教学的挑战
然而,混合式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是资源和技术的需求,实施高效的混合式教学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教学资源,这可能超出某些教育机构的能力范围。其次,教师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并掌握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效结合的技巧。此外,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不同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更习惯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最后,质量保证和评估问题在混合式教学中比单一教学模式更加复杂,需要更精细的管理和监控。
对于高职《CAD/CAM应用技术》课程而言,实施混合式教学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特点和挑战。通过合理规划、有效地分配资源,以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可以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
三、 基于BOPPPS的CAD/CAM课程设计
在基于BOPPPS模型的CAD/CAM课程设计中,每个教学阶段都经过精心规划以确保有效传授课程内容并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首先,教师在桥接阶段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引入CAD/CAM技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在目标阶段,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如理解CAD软件操作和掌握CAM技术的应用。
在前测阶段,通过评估学生对CAD/CAM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了解,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需求。参与阶段包括各种互动和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和项目制作,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经验。后测阶段通过项目作品和测试来全面评估学生对CAD/CAM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在总结阶段,教师回顾课程的关键点和学习目标,加强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基于BOPPPS模型的CAD/CAM课程设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四、 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在基于BOPPPS模型的高职CAD/CAM课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通过引入实际工业设计案例,激发了学生在桥接阶段的兴趣,并确立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掌握设计技能和理解制造流程。在参与阶段,学生通过使用CAD软件设计和CAM程序模拟来积极参与学习,这提高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课程结束时的后测评估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其中包括学生提交的项目作品和对课程的反馈。
总体来看,这种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CAD/CAM课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在技术技能和团队合作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这证明了BOPPPS模型在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及应用CAD/CAM技术方面的有效性,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职《CAD/CAM应用技术》课程采用BOPPPS模型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析,证实了这种教学方法在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性。BOPPPS模型的全面性和灵活性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实施这一模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还促进了他们对CAD/CAM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资源和技术上的挑战,但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预计这种教学模式将在高职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学习体验。因此,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CAD/CAM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海晶.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5):160-163.
[2]魏杰,张晨娟,贺音等.BOPPPS+PBL教学模式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基于创新创业背景[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3,32(01):83-86.
[3]焦玉成,王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究与实践研究——以“机电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01):49-54.
本文系2022年度吉林化工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BOPPPS的高职《CAD/CAM应用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