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电力配网抢修指挥体系构建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电力配网;抢修指挥体系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寻求与互联网融合的新路径,以实现更高效、智能的管理和服务。电力配网抢修工作作为保障电力供应稳定的重要环节,亦需与时俱进,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抢修指挥体系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电力供应的高要求。因此,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电力配网抢修指挥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对电力配网抢修的影响
互联网+对电力配网抢修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优化抢修流程、提升抢修效率和质量、保障抢修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为抢修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一)优化抢修流程
传统的电力配网抢修工作往往依赖于人工电话报修、现场勘查、故障定位等环节,这些环节存在耗时长、信息不透明等问题[1]。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抢修流程得以优化。通过建设抢修指挥平台,实现抢修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抢修人员可以迅速获取故障信息,快速定位故障点,缩短抢修时间。同时,抢修指挥平台还可以实现抢修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抢修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提升抢修效率
互联网+模式下,抢修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抢修人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时接收抢修任务、查看故障信息、上传抢修进度等,实现了抢修信息的即时传递和共享。这不仅提高了抢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得抢修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2]。此外,抢修指挥平台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抢修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抢修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
(三)保障抢修质量
传统的抢修工作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质量不可控等问题,而互联网+模式下,抢修工作的全过程都可以通过抢修指挥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抢修人员的工作行为、抢修进度、抢修质量等信息都可以被平台实时采集和存储。这使得抢修工作的透明度大大提高,抢修质量也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障[3]。同时,抢修指挥平台还可以通过用户反馈、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用户对抢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抢修工作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四)优化抢修资源
抢修指挥平台可以根据抢修任务的紧急程度、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因素,智能调度抢修人员、抢修车辆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这不仅可以提高抢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降低抢修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二、互联网+模式下电力配网抢修指挥体系的构建
(一)建设抢修指挥平台
抢修指挥平台是互联网+模式下电力配网抢修指挥体系的核心,它不仅能够实现对抢修资源的统一调度和配置,还能提高抢修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在建设抢修指挥平台时,应采用高效、稳定、可扩展的架构,确保平台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稳定运行。平台应能够集成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包括电网运行状态、故障信息、抢修资源等,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和共享[4]。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抢修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抢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抢修指挥平台应支持移动设备访问,使抢修人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抢修信息,提高抢修效率。
(二)信息化技术应用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抢修工作的实时监控、精确控制和智能管理。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应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状态感知,及时发现潜在故障,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使抢修人员能够实时接收抢修任务、上传抢修进度、获取故障信息等,提高抢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5]。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对抢修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为抢修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抢修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抢修工作中的规律和趋势,为优化抢修流程、提升抢修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配抢修资源
在“互联网+”模式下,抢修资源的调配是实现电力配网抢修高效、快速响应的关键。抢修资源包括抢修人员、抢修车辆、抢修工具等,如何将这些资源在抢修过程中进行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抢修的效果和效率。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和分析历史抢修数据,了解各区域的抢修需求和抢修资源使用情况,从而预测未来的抢修趋势。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确保抢修资源的充足和合理配置。借助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抢修资源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配。当某个区域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迅速分析该区域的抢修需求和可用资源,自动优化调度方案,确保抢修资源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对抢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建立抢修资源库,对各类抢修资源进行编码和标识,实现资源的快速查询和调配。同时,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抢修资源的实时追踪和监控,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及时更新。
(四)抢修流程优化
制定标准化的抢修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要求。通过标准化流程的制定,能够确保抢修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执行[6]。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抢修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建立抢修流程管理系统,实现抢修流程的在线化、透明化和可追溯性。抢修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了解抢修进度和任务要求,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在抢修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抢修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定期评估和分析抢修流程的执行情况,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提高抢修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深入应用,电力配网抢修指挥体系的构建已取得显著成果。通过抢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抢修流程的优化,我们成功打造一个高效、智能的抢修指挥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提升抢修效率,还降低抢修成本,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力配网抢修指挥体系将继续得到优化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互联网+的驱动下,电力配网抢修工作将实现更大的突破,为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斌.浅析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5):197.
[2]张瑞宁.新时期“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164+166.
[3]肖伟杰.浅析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07-108.
[4]郑尚龙.“互联网+”技术在电力智能配网运维系统中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7):242-243.
[5]高中强,袁燕岭,陈宁.“互联网+”在电力智能配网运维系统中的应用与开发[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7,26(04):77-81.
[6]任桂田,王钢,李晓永.“互联网+”模式下电力配网抢修指挥新体系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96+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