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探索与应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叶昌常

身份证:33032619780819381X

摘要

环境监测是现代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保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检测方法不够全面、监测数据缺乏可信度等。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监测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以此来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高效的环境监测手段,能够从化学角度来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化学分析;环境监测;具体应用

正文


引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工业发展过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产生活中,排放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等,这些物质会破坏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还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通过对环境的监测可以掌握环境中存在哪些污染物、污染物是以何种方式排出以及它们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等内容。
、化学分析方法概述

1.1 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按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有比色法、滴定分析法、滴定法、色谱法等;物理分析法有称重法、电迁移理论等。按检测手段可分为实验室常规方法和现场检测方法。按所用仪器和化学试剂可分为仪器分析方法和化学试剂分析方法。准备工作: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校正,检查其工作状态是否良好,确定测试条件是否具备。检验样品:样品应准确称量,然后进行检验,如有不合格要及时采取措施。
、环境监测中的化学分析方法

2.1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与环境质量相关的要素和过程进行测定和记录,并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控制规划、决策管理提供依据。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管理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为环保部门提供污染数据资料,为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2.2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2.2.1 气体分析方法

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是环境监测中最常用的方法。在大气环境中,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时,可以采用色谱法进行。但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各种气体,使得色谱法测定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2.2.2 液体分析方法

吸光度法:利用被测物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系数与其浓度的对数成正比,再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表示被测物含量。相对光密度法: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比色液混合,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测量吸光度,以此值与标准比色液的吸光度比较,以一定的相对关系求出样品浓度。重量法:将被测样品加水溶解后,用玻璃棒或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取一定体积的试样溶液滴于盛有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用标准比色液进行校正。
2.2.3 固体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根据待测物质与一定的试剂在特定波长下发生吸收,通过测定吸光度和吸光度的变化,间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和发射光的性质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分析方法,它可用于测定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或化合物中某些组分的含量。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作用下振动所产生的电磁信号进行分析研究,测定样品中某些组分的含量。

、化学分析方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1 大气环境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大气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其中包括:气体污染、固体颗粒物污染、酸沉降污染、光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等。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大气降水、植物蒸腾、土壤吸收等途径进入大气环境中,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空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积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就导致污染物浓度与时间和空间上不成比例,使得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

为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人们利用多种手段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其中包括:气象监测、气体遥感监测、气象仪器监测和污染物浓度监测等方法,而在这些方法中化学分析方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3.2 化学分析方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

3.2.1 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分析方法

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对人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等。这些有毒气体会造成酸雨的形成,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大气中有毒气体的监测十分重要。
3.2.2 大气中颗粒物的分析方法

要有合适的容器,可使用重量法。而称重法则需要一定的称重设备,其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将样品与一定量的化学试剂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样品通过特殊的仪器进行测量;计算出实际重量;将获得的实际重量减去化学试剂消耗掉的物质,即可获得样品中颗粒物的质量。在测定大气颗粒物质量时,应对其进行充分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化学分析方法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1 水环境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水环境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提供信息,也可以为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它是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水环境监测方法主要有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物理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法、电导率法、浊度法、光学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和色谱分析等。

4.2 水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滴定法:主要用于测定水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将水样稀释,用一种与待测物质反应的试剂进行反应,利用水中有机化合物与试剂反应后溶液颜色变化的不同,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光度法:主要用于测定水中有机物和无机阴离子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
、化学分析方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5.1 土壤环境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土壤环境监测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手段,是对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迁移转化规律和数量进行监测,通过对土壤环境进行有效监测,了解土壤的污染状况,判断土壤污染程度。在整个监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污染源类型、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等,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土壤环境进行有效监测。
5.2.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能同时分析土壤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国内也已有相关应用的报道。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样品用量少。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多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六、结语
 总之,我国的环境监测领域的化学分析方法种类繁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环境监测的实际要求来选择化学分析方法,从而能够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亚琴.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9,(2).

[2] 崔琳琳.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20,(16).66.


...


阅读全文